詩詞鑒賞《兩宋詞·周密·甘州》周 密
周 密
燈夕書寄二隱①
漸萋萋、芳草綠江南②,輕暉弄春容③。記少年游處,簫聲巷陌,燈影簾櫳。月暖烘爐戲鼓④,十里步香紅。欹枕聽新雨⑤,往事朦朧。還是江春夢曉,怕等閑愁見⑥,雁影西東。喜故人好在,水驛寄詩筒⑦。數芳程、漸催花信⑧,送歸帆、知第幾番風? 空吟想,梅花千樹,人在其中。
注釋 ①燈夕:舊以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是夕放燈,故名燈夕。二隱:即“龜溪二隱”李彭老和李萊老。②“漸萋萋”句:化用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③輕暉:淡淡的日光。④烘爐:火爐。⑤欹(qī)枕:把枕頭放斜,指輾轉難眠。⑥等閑:平白。見:同“現”。⑦水驛:水路轉運站。詩筒:為方便傳遞,用來盛詩的竹筒。⑧芳程:春天花開時期?;ㄐ牛杭炊姆ㄐ棚L。
鑒賞 “龜溪二隱”李彭老和李萊老是周密的知交,也是以詞作互相唱酬的對象之一。在周密的詩詞集中,標明與之唱和的有十余首。這首詞,便是詞人在入元后某一年的元宵節,因為思念友人而寫下的詞作。
落筆很輕,春意融融。“漸”字領起芳草江南的春光,點明早春?!拜p暉弄春容”,五字極好。淡筆中有靈氣,正與周密在《高陽臺·寄越中諸友》中所寫“春容淺入蒹葭”意境相似。著一“弄”字,又與他在《玉京秋》中所寫“高林弄殘照”筆觸接近。淡淡的陽光撫弄著春日的芳草,在元宵這一日的黃昏,他慢慢回憶起少年的往事。
回憶起“少年游處”,便有簫聲、鼓聲、笑聲迎面撲來,燈籠光影,烘爐暖意,十里香塵,紅妝春騎。正如他在《武林舊事》卷二中記載的:“終日天街鼓吹不絕,都城士女,羅綺如云,無夕不然……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后連亙十馀里,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蹦纤螘r,元宵節是一年中盛大的節日之一,而元初于元宵節禁燈,巨大的反差讓遺民心感悲涼。詞人劉辰翁就常在元宵節感懷故國:“天上未知燈有禁,人間轉似月無情?!?《望江南·元宵》)所以周密在元宵節這一日,不由自主地回憶往昔,回憶少年時光。而這段時光,想必“龜溪二隱”李彭老和李萊老是見證過的。他們關系密切,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各種細節就會涌入彼此的記憶。所以周密很快結束對往昔的描寫,回到眼下這個夜晚:“欹枕聽新雨,往事朦朧?!币驗閱酒鹜舻姆比A,引起了傷感,詞人無法入睡,便側在枕上聽窗外新雨初落,陷入對往事的追憶中。
詞人大概是在雨聲中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的時候才恍然已是“江春夢曉”?!敖骸卑岛稀胺疾菥G江南”,“夢曉”暗合“欹枕”。上下闋微妙過渡?!芭隆弊诸I出與友人睽隔的現實,“等閑愁見”是思念所致,“雁影西東”是以孤飛不定的大雁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跋病弊謱懗龉嗜讼嘀臏嘏??!昂迷凇奔慈缃≡?,“水驛寄詩筒”是說收到了對方的來信。亂世飄零中,尚有相知故交的信件送達,雖不是“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但至少也令作者喜上眉梢。也許是二隱在來信中約好了春深時來訪,所以詞人開始了“數芳程、漸催花信,送歸帆、知第幾番風”的等待。數著春天的行程,已是花信風漸催春色;等著歸帆的到來,不知第幾番風時他們會到來。春色點染了期待的心情,這一份翹首等待的真情,讓人想見其友情之深厚。歇拍回到眼下:“空吟想,梅花千樹,人在其中。”畢竟此刻還沒有來,只能“空吟想”?!懊坊ā倍洌菍τ讶穗[居山中、與梅為伴的遙想,引人遐想。
晴巒春靄圖 【清】 唐岱 故宮博物院藏
周密寫過許多懷念友人的詞作。也許是因為真情流露,這些詞作大多深情婉轉,含蓄真摯。如他思念友人王沂孫時所作《憶舊游·寄王圣與》,寫得波瀾搖曳,溫雅哀怨:“記移燈剪雨,換火篝香,去歲今朝。乍見翻疑夢,向梅邊攜手,笑挽吟橈。依依故人情味,歌舞試春嬌。對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天涯未歸客,望錦羽沉沉,翠水迢迢。嘆菊荒薇老,負故人猿鶴,舊隱誰招?疏花漫撩愁思,無句到寒梢。但夢繞西泠,空江冷月,魂斷隨潮?!痹谶@些既懷念友人,又追憶往昔的詞作中,體現出周密詞作既有如“玉雪庭心夜色空,移花小檻斗春紅”(李彭老《浣溪沙·題草窗詞》)般流麗清拔的一面,也有如“吟情老盡江南句,幾千萬、垂絲縷,花冷絮飛寒食路”(李萊老《青玉案·題草窗詞卷》)般情寄深遠的一面。(黃阿莎)
集評 清·陳廷焯:“筆意高,可與玉田相鼓吹?!?《詞則·大雅集》卷三)
俞陛云:“詞人老去,生平積感重重,更誰知我,賴有一二故交,尚可依依話舊,故草窗寄以此詞?!倌暧巍寰浜嵚晳蚬模斎蒸民R英年,何等豪興,惟老友尚知其情狀。下闋言今雖睽別,幸水驛非遙,尚可通芳訊而達誠素,深盼春風早送歸帆。牙、期交誼,情見乎辭矣?!?《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鏈接 專記南宋都城臨安風俗的《武林舊事》。此書十卷,周密撰。作者曾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多年,目見其市井風俗,耳濡故家遺老所述軼事異聞。宋亡后,又“聞退珰老監談先朝舊事”,“追想昔游,殆如夢寐”,遂“摭大概,雜然書之”,撰成是編。以杭州別稱武林,故名。前有自序。全書凡七十一篇,約十一萬字,仿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體例,于臨安之山川景物、宮殿建置、物產飲食、歲時節俗、諸市作坊、瓦子勾欄、歌館酒樓、教坊樂部、游藝競技及朝廷典制、禮儀等,皆備載詳述。書中保留的飲食烹飪、民間文藝等資料,頗為豐富。所記乾道淳熙間三朝授受、兩宮奉親諸事,亦頗詳盡。與吳自牧《夢粱錄》詳略互見,可資參證,為研究南宋歷史及社會生活、民間風俗的重要資料。明正德十三年(1518),宋廷佐取此書前六卷刊印行世。萬歷間,陳繼儒輯刻《寶顏堂秘笈》時,刊足全書。清代鮑廷博以元抄本參校宋、陳二刻,刊入《知不足齋叢書》,最佳。古典文學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兩宋詞·張炎·甘州》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唐宋五代詞·毛文錫·甘州遍》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