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一剪梅 余赴廣東,實之夜餞于風亭》·劉克莊
劉克莊
束緼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臨墻,推倒胡床。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這首小令抒寫詞人與友人相別時的心境與情懷,其特色是突破了一般此類詩詞悲切感傷的情調,而充滿放達豪爽的樂觀情緒。劉克莊為人豪爽,在詞的創作上采取以詩作詞的精神,態度是解放自由的。
本詞上闋寫他臨行前的心緒。“束缊”本為用亂麻搓成引火線,持之向鄰家討火點燃之意,后引申為求援于人。開頭三句點明詞人豪爽的心性:他雖然為生計不得不求助于人,但他寧可將衣囊拋棄卻不丟棄詩囊,他要像李賀一樣沿路作詩,有所得即將詩句涂寫于紙上,放入詩囊之中。“元是王郎,來送劉郎”,此二句用典甚巧,王、劉既是友人與詞人實際的姓氏,又暗喻友人乃王謝之家的貴胄,而自己乃漂泊的逐臣。唐人劉禹錫一生坎坷,屢次貶官在外,其詩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之句,“劉郎”已成為貶黜流徙之人的代表和象征。
如果說小令上闋還略有憂郁的成分,那么下闋則一掃離別傷感而充分表現了詞人的豪爽之情。以十足的自信肯定了詞人不以世俗偏見為介意的自由解放的心境。
上一篇:張先《一叢花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汪元量《一剪梅懷舊》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