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浣溪沙》原文與賞析
海燕喧呼別綠波,雙飛迢遰歷山河。堅志一心思舊主,壘新窠。出入豈曾忘故室,往來未有不經過。辭主南歸聲切切,感恩多。
這首歌辭表面上寫的是海燕南來北往不忘舊居故室,實際上是說不忘記唐皇室之舊恩。
上片寫海燕雖重壘新窠,卻一心思念舊主人。“海燕”,這里比喻陷蕃的長安百姓。海燕每年春季北飛,離開濱海地區,于室內營巢。一篇“海燕喧呼別綠波,雙飛迢遰歷山河”,是說海燕非常留戀濱海故居,當春季北飛時,發出很悲痛的哭泣聲,戀戀不舍地同大海告別,雙雙飛到很遙遠的地方,經過萬水千山卻也難忘舊居。海燕是大海之驕子,長時期的濱海生活使它們非常習慣那里的一切,對大海綠波有一種說不出的依戀之情。所以春季北飛時,它們的心情非常悲痛。從本質意義上是說,陷蕃的長安群眾被迫離開故居家園,實在是很悲憤。海燕尚悲泣,何況人乎?故土難離,更何況又是到易主的新土呢?若說離故土,倘舊主還能使長安群眾有一絲安慰的話,那么易主而離故土卻使它們萬分悲憤,所以雖然他們被帶到遠離故居的地方,雖然和故土隔著萬水千山,但是怎么也扯不斷他們對故居的思念,對朝廷的思念,也就是說,雖然他們這些“人”被帶走,但卻帶走不了他們的“心”。他們對朝廷一向忠心耿耿,堅貞不二,一心一意效忠朝廷,扶持國家大業,他們是唐室的民眾,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民眾,因而無論走到哪里,都心系唐室,永不變心。
“堅志一心思舊主,壘新窠”是點明主題之句。海燕雖然到遠處另筑新巢穴,但是它們還是一心一意地思念著舊的主人。實質上是說,陷蕃的長安群眾被帶到千里迢迢之遠,重建新居,但這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新遷之快樂,他們仍然堅定不移地想念唐室皇帝。這表示他們對唐室的一片忠心。
詞下片再次重申海燕不忘故室,感謝舊主之恩,實說陷蕃的長安群眾不忘舊居,萬分感謝唐皇帝的大恩大德。“出入豈曾忘故室,往來未有不經過”,這一個反問句和一個雙重否定句,反映出百姓對朝廷何等忠心,對故居何等留戀。是啊,出來進去難道還曾忘記過故居嗎?心里無時無刻不在想故居生活情景,仿佛歷歷在目; 每一次回京由南歸沒有不到故室去看一看的,那里畢竟是自己生活過的地方。“辭主南歸聲切切,感恩多”,每一次告別皇帝南歸回新居,內心都感到非常悲切。每次出入,每次往來,每次辭主,每次南歸,都增加內心的痛苦與悲憤。
詞的最大特點便是比喻象征手法的運用,全辭都是比喻,每一句都有表面含義和實際深層含義的雙重內涵。但是,欣賞者卻從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領略到作者的寓意。作者利用海燕的生活特點來暗指陷蕃的長安群眾思主感恩的內心情懷,實在是寫得真切自然,毫無牽強附會之感,給人印象很深。
上一篇:《唐代民歌·洞仙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漁歌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