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漢廣》原文與賞析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本篇寫一個樵夫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因愛慕之深而成單相思,但追求不得,只有滿懷惆悵失望。
詩用比興開頭:“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以南方有棵高大的樹木而不能用它作覆蔭,來比喻追求美女而不可得。接著又用漢水游女作比,來寫樵夫對女子的追求難得: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此言,像漢江有位神女,要想追求她而不可得。因為漢水寬闊,而不可能游水去追求她。這是以浮行于寬闊的漢水上的神女之不可追求,來比喻自己所愛慕的美女之難以追求到。繼之,又進一步以江水作比,來寫樵夫對她的追求難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此言,因長江的水流很長,難以用筏子渡過去追求她。這是以長江水長之難渡,來比喻對她追求之難得。以上江、漢并舉,互文見義。即江、漢既寬且長,既不能游水而過,又不能乘筏而渡,他所愛慕的美女之所在,猶如為江漢所隔,只能徘徊瞻望煙水茫茫浩渺無際的江漢大水而失望興嘆。
他盡管滿懷失望,但仍不死心,還存有幻想。幻想最終有一天,能夠有幸得到她。第二章就表現了這種思想感情。首二句說: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此二句即以砍柴要砍好柴來比喻娶妻要娶最美好的女子。至此,他竟幻想: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此二句和末章三、四句是設想:那美麗的女子要出嫁和我結婚了,我要喂馬駕車親迎。真是滿懷癡情,一往情深。然而這畢竟是幻想。因為追求她的障礙不可逾越。接著便復詠了首章的五、六、七、八句,再次強調了其障礙猶如江漢的阻隔,追求難得。
為了再次強調他的癡情幻想,又復詠了次章前四句,從而加強了抒情效果。
詩中沒有正面描述樵夫追求美女之如何困難重重而不可得,而是使用一系列比喻表現樵夫追求美女的障礙。即用四個比喻句以比喻他所追求的美女之不可得;用兩個比喻句以比喻他娶妻要娶這個最美好的女子。比喻用得特別多,使詩人的感情表現得深刻而有力。這是古代民歌固有的表現手法之一。
詩中又未更多地正面描寫樵夫所愛慕的女子是如何賢良美麗,但通過樵夫對她的醉心迷戀、癡情追求,其賢良美麗自見,這是從側面襯托出那女子的賢良美麗。
重章疊句是《詩經·國風》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本篇諸如“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句的反復詠唱,即加強了抒情,充分地反映了詩人追求美女所表現的真摯情思與惆悵失望。令人讀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為之感動同情。
上一篇:《唐代民歌·歌樂還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秦漢民歌·江南》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