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蘇省·瘦西湖》古詩詞賞析大全
瘦西湖,在江蘇省揚州市西郊,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年間又曾稱為長春湖。后來由于錢塘汪沆的一首詩,改名為瘦西湖,初不甚流行,清末才廣為傳用。瘦西湖是揚州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歷代官紳豪富看中這里景色秀麗,紛紛沿河造園,因水成景,1000多年來,形成一個風格獨特的揚州園林區。現園內有虹橋、白塔、五亭橋、小金山、釣魚臺等名勝,湖邊遍種柳樹,園內還種有“聚八仙”,即一般所稱的“瓊花”。湖長10余里,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揚州獨特風格的園林,名揚海內外。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詞名] 浣溪沙·紅橋懷古
[作者] 王士禎
[注釋] ●紅橋:在揚州城西北2里,橫跨瘦西湖上,建于明崇禎年間,原為木板橋,漆以朱漆。朱欄數丈,襯著瘦西湖的清波,遠遠望去,紅橋宛似藍天一抹彩虹,故又名虹橋。后改為石橋。紅橋周圍都是荷塘,是瘦西湖風景最美好的地區之一。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記載:“荷香柳色,曲檻雕楹,鱗次環繞,綿亙十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畫船,掩映出沒于其間……”●綠揚城郭:指揚州城。●雷塘: 隋煬帝墓所在地。●香魂句:香魂,指死去的隋宮女。零落,這里指死亡。城西北吳公臺下有“玉鉤斜”,是隋朝時葬宮人處,今已湮沒。●迷樓句:說隋煬帝的迷樓,現在只剩下淡煙荒草。
瘦西湖
小金山梅花欲殘,香雪猶浮動山水間。煙痕乍禁,禊事初修,尚薄寒時節。雙槳掠波,已喜得、橋外水光先活。香南雪北,剩一片、冷云明滅。想妙高臺最高寒,未有玉人橫笛。
[詞名] 瑤華慢 (選上闋)
[作者] 郭麟,字祥伯,號頻迦,清代江蘇人,乾隆諸生,曾客游各地,遠達西北邊境。
[注釋] ●小金山:原名長春嶺,是瘦西湖湖心島嶼上的一組園林建筑群。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為南巡的乾隆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在瘦西湖邊開蓮花埂新河,挖出的泥堆積成島,即今之小金山。登上小金山 “風亭”遠眺,可覽揚州全城。山上遍種梅、松、柏、柳、花、竹,春時梅花盛開,如香雪海。●煙痕二句: 煙痕乍禁,指剛過了寒食節。寒食節這天禁火寒食,是我國民間風俗。禊,修禊,古代風俗,一般在農歷三月初三舉行。兩句點明來游的時間。●雙槳三句: 活,蘇醒過來。三句是說兩支槳輕輕劃著湖水,它已開始充滿了生氣和春意了。●香南雪北三句:香南雪北,佛教用語,是指無熱、無煩惱的“阿耨池”。這里指小金山梅花深處,清幽、潔凈、涼爽。冷云,喻指梅花。宋林景曦《漁舍觀梅》詩有“冷云漠漠護籬陰”句。明滅,指有的正開,有的已謝。●妙高臺:江蘇鎮江金山寺最高峰名妙高,山頂有妙高臺。這里借指小金山山頂的風亭。●未有玉人橫笛:玉人,美女。橫笛,吹笛。笛有《落梅花曲》。這里寫梅花將殘,沒有美女再吹 《落梅花曲》。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詩名] 長春湖
[作者] 汪沅,清乾隆年間錢塘(今杭州市) 人,他從杭州來到揚州,見揚州繁華,長春湖秀麗,遂與杭州西湖作了比較,而作此詩,此詩一出,“瘦西湖”逐漸得名。
[注釋] ●長春湖:瘦西湖在清乾隆年間的原名。因湖繞新筑成的長春嶺而北,故稱。然汪沅此詩一出,加以此湖與杭州西湖一比,確另有一種清瘦秀麗的特色,清以后即改稱“瘦西湖”。●蕪:小草。●雁齒: 古時樓閣屋檐上的裝飾,如雁行排列成齒狀,此處喻指樓閣。●虹橋: 橫跨瘦西湖的大橋,象一道彩虹從湖的東岸飛跨西岸,因稱大虹橋。●儼: 儼然像的意思。●銷金一鍋子:銷熔金子的鍋子。古人稱杭州西湖是銷金鍋兒。《武林舊事》:南宋達官顯貴在西湖“日糜金錢,……故杭諺有銷金鍋兒之號”。宋天《西湖》詩有: “故都日日望回鑾,錦繡湖山醉里看,戀著銷金鍋子暖,龍沙忘了兩宮寒。”汪沅在此句中認為揚州長春湖與杭州西湖一樣,也是一個銷金鍋子。●故應句: 詩人意思是說既然都是銷金鍋子,而長春湖秀麗清瘦,就應換個瘦西湖的名稱。
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
[詞名] 揚州好·五亭橋
[作者] 黃惺庵,清代江蘇儀征人,客居揚州。
[注釋] ●五亭橋:舊名蓮花橋,清巡鹽御史高恒建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橋在蓮性寺(即法海寺)旁,高跨瘦西湖上。橋上有五亭,亭上有寶頂,四角上翹,如展開的四翼,壯麗大方,亭上黃色琉璃瓦,石欄朱棟,金碧交輝,成為揚州市的標志。●面面句:五亭橋的結構獨特,橋的正面、側面卷洞縱橫,有15個之多,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故稱“面面涵月影”,蔚為奇觀。●頭頭句:這些卷洞,游船都可以穿越。云橈,指當時湖上的游船。●夜聽句: 玉人,指歌妓。最后三句形象地寫出了月明之夜,游人蕩舟五亭橋下,在簫聲中欣賞月影波光的清趣。
面面垂楊面面風,畫橋西北畫樓東。
夕陽只在闌桿外,一半芙蓉水上紅。
[詩名] 紅橋秋泛 (二首選一)
[作者] 陳文述,原名文杰,號云伯,清代浙江錢塘人,嘉慶舉人,工詩。
[注釋] ●畫橋句:畫橋,指紅橋。畫樓,指當時橋西的亭臺樓閣。●芙蓉: 荷花的別名。
廣陵秋老瘦西湖,湖上秋光勝畫圖。
人在畫中行不盡,秋來湖上覽無余。
新天風物都堪愛,舊雨生涯總可娛。
晚景婆娑無限好,釣魚臺上共觀魚。
[詩名] 秋游瘦西湖
[作者] 王退齋,現代詩人。
[注釋] ●釣魚臺:又名吹臺,相傳乾隆游此湖時,曾在此釣魚。從釣魚臺兩個圓拱門后遠眺,五亭橋和白塔正分別落入兩圓門中,構成奇巧空靈的畫面,表現了我國園林建筑中“借景”的巧妙手法。這里是觀賞湖景及照相的最佳處。
五亭橋上風光好,瘦西湖畔東風柔。
難得此湖瘦而秀,半堤桃花半堤柳。
文章太守歐陽修,擊鼓傳花饒風流。
有名畫家稱八怪,甘冒狂名不入流。
[詩名] 歌吹古揚州
[作者] 劉立人,近代人。
[注釋] ●擊鼓傳花: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揚州當太守時,筑平山堂,常與文人在此飲酒,賦詩,并作擊鼓傳花之戲。●八怪: 指清代活躍在畫壇上的鄭板橋等8位畫家,他們品格高尚,性格孤傲,不同流俗,為世人敬仰,并稱為“揚州八怪”。●不入流: 即不同流俗之意。
腰肢瘦損偏宜舞,回也無風,
旋也從容,雛燕低昂弱柳中。
淺飾更覺湖光好,樹又煙籠,
水又迷濛,斜照輕抹一片紅。
[詩名] 初識瘦西湖
[作者] 龔紹忍,現代作家。
[注釋] ●腰肢瘦損:形容瘦西湖的清瘦風姿。
真是錦揚州,蒼翠玲瓏透,多少雕樓化作塵,只有山河壽。
何處最堪憐,十里青波皺,比那西湖更俏麗,俊在妖嬈瘦。
[詞名] 卜算子·瘦西湖
[作者] 葉楠,當代劇作家。
[注釋] ●多少二句:是說古代帝王官僚們修的華麗宮殿樓閣早已化為灰塵,但美麗的山河依然長存人間。
漫說西湖天下瘦,環肥燕瘦各知名。
憐她玉立亭亭柳,送客迎賓總是情。
[詩名] 游瘦西湖有感
[作者] 林散之,現代書法家。
[注釋] ●環肥燕瘦,古代美人楊貴妃(玉環)體態豐滿,而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則身輕如燕,一胖一瘦各有風姿,都很出名,以此跟杭州西湖與揚州瘦西湖作比,認為兩湖也各有風韻。
二十四橋月如鉤,黃花開遍瘦西湖。
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揚州。
[詩名] 揚州瘦西湖
[作者] 李孔昕,旅美華僑,系清代李鴻章的裔孫。
歌吹已換昔時簫,明月難尋廿四橋。
白塔猶存疑北海,綠揚依舊拂西郊。
瘦長碧水天然秀,小巧金山別樣嬌。
我憶揚州夸特色,五亭風景古城標。
[詩名] 憶揚州
[作者] 李進,現代詩人。
[注釋] ●白塔:即瘦西湖蓮性寺塔,建于康熙年間,在乾隆年間又重修,為仿北京萬歲山白塔的塔式修成。●小巧金山: 指瘦西湖內的“小金山”,屹立于湖心,四周為庭院。●古城標:說五亭橋是揚州的標志。
一水瘦裁曲岸路,五亭橋影月銜出。
關情白塔攜楊柳,贈與春風十萬株。
[詩名] 瘦西湖
[作者] 王樹遠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瑯琊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白帝城》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