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珩
天風爭順逆,人事有參差。
昨我停舟處,知君得意時。
高珩(1612—1697),字蔥佩,晚號紫霞道人,山東淄川人。明代崇禎進士,入清,官至刑侍郎。工于詩,體近元白,有《棲云閣集》。
這首詩意在說明事物變化多端,客觀上天風有順有逆,主觀上人事有好有歹,而人和客觀環境的關系,又視具體情況而定好與壞、是與非。以撐船人的對話表現之,既具體形象又生動親切。
天風的順和逆,是以人的前進方向而定的。東行者以西風為順,視東風為逆,反之則以東風為順,視西風為逆。對于同一風向,東行者與西行者感受相反,對于同一個人,對不同行向時的風感也有別。李德遠有《東西船行》:“東船得風帆席高,千里瞬息輕鴻毛。西船見笑苦遲鈍,流汗撐折百張篙。明日風翻波浪異,西笑東船卻如此。東西相笑無已時,我但行藏任天理。”這是寫相反方向的東西船,順風和逆風者的一苦一樂。袁枚的《舟中作三韻詩四首》其一曰:“昨日逆風打船頭,舟人背纜如背牛。今日順風送船尾,布帆一日行千里。昨日非拙今非賢,艙中有人笑向天。”這是寫風向變了對人的影響。
高珩這首詩雖寓含人事有參差的深刻哲理,可是卻以“舟師”語出之,“昨我停舟處,知君得意時”,我因逆風而停舟,你借順風而疾駛,因而一沮喪一得意。這切合舟子生活和心情,充滿生活氣息,
“天風爭順逆,人事有參差。”說明客觀處境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道路也不可能一馬平川,人一定要正確對待,從而不因順暢而麻庳大意,也不因受挫而消極氣餒,那就能保持堅定的信念,以頑強的毅力,前行不懈,達到預期的目的。
上一篇:《長安即事·[唐]李頻》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陽春曲·題情·[元]白樸》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