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時
此日不再得,頹波注扶桑。
翩翩黃小兒,毛發忽已蒼。
願言群學子,共惜此日光。
術業貴及時,勉之在青陽。
這是一首勉勵學生珍惜青春年華,奮發學習的詩。全詩共五十句,所節選的是開頭八句。
詩篇的第一、二句開門見山,入手擒題,點明時光不會回頭,就如滾滾東流的江水,一去而不返。扶桑,指日本國,此處亦指東方。頹波,指的是向下流去的水勢。讀了這兩句,不禁使人腦海中浮現出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三、四句則更進一層,強調時不我待,有很強的生命意識。昨日還是天真活潑的小孩子,不知不覺地倏忽之間就已白發蒼蒼。因為人生易老,那么更顯得時光寶貴。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前四句詩分別從時光易逝和人生易老這兩個角度來突出時間對于人來說是多么寶貴。
在前四句充分鋪墊、充分“蓄勢”的基礎上,第五、六句就正面道出了主旨:希望好學的青年人,都來珍惜這寶貴的時光。
七、八句則進一步深化主題:做學問應當把握住大好時機,而最好的時機在青春年華,因此在這時必須奮發努力,切莫貽誤大好時機。
作者楊時是北宋著名學者,又號龜山先生。他先后就學于程顥和程頤,是著名的“程門立雪”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見他對于學習的態度是十分虔誠的。全詩中以儒為等正宗的觀點當然不足為訓,但他主張珍惜歲月,把握時光,勤奮好學,安貧樂道,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
詩篇詞意懇切,明白曉暢,開門見山。于娓娓道來之中又有一種奔放的氣勢,具有相當的說服力。為了增強詩篇的感染力量,作者還運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使主題更為突出。如詩的一開始就以奔騰的江河及人生的短促來烘托出時光的珍貴。全詩一韻到底,氣勢排蕩而活躍流轉。由于以鮮明的藝術形象來說明深刻的哲理,使這首詩具有生動的“理趣”。
上一篇:《正月(節選)·[先秦]《詩經·小雅》》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上漁者·[宋]范仲淹》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