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載馳》原文與賞析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這是一首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據歷史記載,是出身于衛國的許穆公夫人所寫。
詩分四章,依次敘事抒情。
第一章寫許穆夫人前赴漕邑吊唁衛侯失國(古時吊失國叫唁),許國大夫前來阻撓。“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這四句是說,鞭馬奔馳前行,回國慰問文公。鞭驅馳路遙遙,奔向漕邑的大道。從驅馬疾馳,反映了許穆夫人歸心似箭,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從而說明對衛國的無限關懷。“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兩句是說,許國大臣們跋山涉水來阻撓,我心里感到很憂愁。回衛的急切與被阻的苦惱,恰恰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更顯示出對衛國一片關切之情。
第二章寫許穆夫人對前來勸阻的許國大夫的不滿之情。“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這四句的意思是說,你們既然不同意我的主張,我也不能馬上回到許國。看你們不高明的作法,我考慮的難道不深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她駁斥大夫們,堅持已見,情緒顯得冷靜沉著。
第三章申述憂國深情不為許國大夫所理解。“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穉且狂。”這章意思是說,我登上那高岡,采摘貝母解憂傷。女人雖然易感傷,各有自己的主張。許國大夫指責我,他們幼稚又狂妄。進而抒發憂國之情,指出許大夫的幼稚無知。
第四章寫她目睹衛國的田野,觸物傷懷,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并再申堅定不移的主張。“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這章意思是說,我走上祖國的原野,麥苗長得很茂盛。我陳訴于大邦,看誰親衛誰救亡。你們大夫一副正人君子樣,不要埋怨莫阻擋。縱使你們千百個主意,也不如我求援的考慮。
全詩通過許穆夫人顧念衛國覆亡,迫不及待地前往漕邑吊唁,并謀劃挽救祖國之策,卻被許大夫阻撓,而她毅然決然地堅持己見,矢志不移,從而表現了她憂國愛國的一片深情,為讀者刻畫了一個光彩照人的愛國者的形象。
詩人自我形象的塑造,首先是按照事件發展的自然順序和感情發展的層次來完成的。首章寫她得知衛國覆亡,心焦如焚,不顧路途遙遙,立即鞭馬驅車急奔衛國吊唁,并謀劃救衛之策。可許大夫前來阻撓,使她憂心忡忡。從 “憂”中,以展現其愛國熱忱。次章從 “憂”思發展為針鋒相對的斗爭。“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減,我思不悶。”意志堅定,毫不讓步,拒絕返回許國,其剛毅性格、愛國熱忱,得以進一步升華。三章又從針鋒相對地斗爭,發展為當面斥責大夫的狂妄無知,表明自己的政治遠見。“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自有主見,決不盲從。進而寫出了她善于獨立思考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大大豐富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末章以求援大國抗狄復衛的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正確,大夫的責怨只能是徒勞無益,枉費心機。堅定的信念,昂揚的斗志,一往無前的勇氣,溢于言表,把一個愛國者的形象推向極至。詩人正是按照事件發展的自然順序和感情發展的脈絡,層層遞進,逐步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事件突出,情節生動,形象感人。
其次,善于制造環境氣氛,以突現人物形象。詩一開頭突如其來,開門見山地寫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四句話,寫出了她得知衛亡后,策馬驅車,長途疾馳,“歸唁衛侯”,制造了緊張氣氛,烘托出力圖挽救衛國的焦急心情。國破家亡的憂傷,沉重的心境都一并躍然紙上。三、四兩章開頭兩句,觸景生情,登高望遠,縱觀祖國山河,不禁感慨萬端;目睹田野,油油麥田,不禁興致勃勃;都很好地襯托出被大夫阻撓的憂傷和陳訴大國挽求危亡的喜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抒情效果。
上一篇:《先秦民歌·谷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迎闖王歌(二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