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歌(選八首)·其七》原文與賞析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這首民歌寫女子情竇初綻時對意中情郎的一見鐘情和單相思的一片癡情。
剛剛開始認識你的時候,心里就想兩顆心要像一顆心那樣;哪里想到把理好的蠶絲放入殘破的織布機中,這是不能織成絲綢的。
這是民歌所反映的直接內(nèi)容,言外之意是說,一廂情愿的單相思,是不能匹配成為夫妻的。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活畫出少女初戀時的微妙心理活動。“始欲識郎”說明女子在與這位少年并不相識的情況下,一見便已傾心相許,產(chǎn)生好感,因此而滋生了 “兩心望如一”的向往和企盼。“欲”是愛心的萌發(fā);“望”是大膽的追求。這兩個字的運用,極好地刻畫出少女內(nèi)心世界的微妙變化。
愛情的結(jié)局到底能怎么樣呢?姑娘的心里是有數(shù)的,因為畢竟是姑娘自己心里想的,對方怎樣卻不知道。所以,后二句便用一個含蓄的比喻,一語雙關(guān)地道出了這種愛的無奈、愛的傷感、愛的悲劇結(jié)局。
“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理絲”,理好蠶絲。“絲”同 “思”諧音,意思雙關(guān)。“殘機”,殘破的織機。“悟”,明白。“匹”,諧匹配之 “匹”。這兩句說,哪里想到把理好的蠶絲放入殘破的織布機中,這是不能織成絲綢的。這二句,意思雙關(guān),殘破的織機,怎能織出好的絲綢;同樣,一廂情愿,又怎能結(jié)成夫妻。這首民歌,只是表達了少女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至于那位青年怎樣,民歌中卻無交待。所以,在姑娘看來,這種追求和向往不得不蒙上悲劇的陰影。但是,姑娘對這種癡情卻沒有怨恨和痛惜,只是一種無奈和一絲傷感籠在心頭。
總之,這首民歌用含蓄的比喻,刻畫出少女初戀追求異性的微妙心理和對自己戀愛對象的一片癡情。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瑯琊王歌辭(選四曲)·其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烏夜啼八曲(選四曲)·其三》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