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民歌·烏夜啼八曲(選四曲)·其三》原文與賞析
辭家遠行去,儂歡獨離居。此日無啼音,裂帛作還書。
這是一首敘寫思婦盼望辭家遠行的丈夫 “還書” 的詩歌。
首句平鋪直敘丈夫 “辭家遠行去”,起筆簡潔,情致率真。至于 “遠行”的原因,卻未加說明,這恰給讀者留有廣闊的想象余地,一個“遠”字,大有“行行重行行”的意韻,將情人的離愁和孤寂的原由含蓄指出。第二句接寫 “儂歡獨離居”,是說我和你離別各自獨居一處,這句緊承首句,前呼后應,意韻貫通。上句一個“遠”字開篇,托出了分別距離遙遙迢迢,下句一個“獨”字相隨,著力表現了離居的不盡孤寂。起承兩句,看似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實則含意豐富,情致深沉。大有“悲莫悲兮告別離”的人生無限慨嘆!
第三句 “此日無啼音”,既是思想內容上痛定思痛的轉折,也是藝術形式上承前啟后的照應。“無啼音”,猶言不哭了,抑或哭不出了。這就更加襯托出深重的感傷和不盡的悲哀。此句以暫時心平氣靜的語氣,反襯出當初情郎 “辭家遠行”時終日啼哭的離別情景。這種 “欲說還休”式的映襯詩句,把那 “生離”便是 “死別”的不幸遭際,淡化成 “無可奈何花落去”般的藝術境地,更是感人肺腑,動人心魄。同時,這種回環勾連詩句,也使得承轉暢達,和諧自然。
尾句“裂帛作還書”,道出了思婦在離別時難相見難的不盡思念之中,只能借助 “裂帛”消磨思緒,并把白帛扯裂發出的清脆聲響當作 “還書”,以求慰藉,這是渴望之詞,也是怨憤之語。平實的詩句,勾勒了九曲回腸的思婦難以言表的復雜心態。既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痛苦思念,也有“努力加餐飯”的自強等待;既有對未能“馬上傳語報平安”的淡淡隱怨,也有盼望“遺我雙鯉魚”的深深的懇求。將望郎未歸的離愁與杳無音信的別緒交織成 “家書抵萬金”的乞求。自然,盼望情人 “還書”已屬無奈,深層意念理當是盼望他還來。然而,情郎不歸,竟連“還書”亦未能收到,且是令人生悲,大有怨天尤人之慨。于是在百無聊賴的境地中,思婦便“裂帛”權當是情郎的 “還書” 了,這就更加深沉地表現了思婦無法排遣的 “生離”便是“死別”的相思之苦。讀來令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禁產生百感交集的聯想共鳴。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歌(選八首)·其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襄陽樂(選四首)·其三》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