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再相逢》原文與賞析
與君別后,何日再相逢?關山阻隔信難通。情恨切,氣填胸,連襟淚落重重。世通榮貴壽如松,寒雁來過附書蹤,謂君憔悴損形容,教兒淚落千重。
這首辭寫的是少婦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念,感情真摯細膩,催人淚下。夫君久出未歸,少婦寂寞孤獨,她時刻期待著和丈夫重逢,享受那意外之喜悅。然而,別說相逢,就連彼此書信的交流,心靈的溝通也有關山阻隔。少婦無比地思念丈夫,這種深情的積淀使她對丈夫愈發情真意切,以至思念成疾,氣郁填胸。終日以淚洗面,那眼淚像斷線的珠子不停地滴落在衣襟上。
少婦把無限深情化為一封沉甸甸的家信。這信寄托了她遙遠的祝福,祝愿丈夫享受榮華富貴,身體健康,如松柏般挺拔,流露她多么真的感情啊!可見她對丈夫的思戀程度之深。她默默地為丈夫祈禱,希望他一順百順事事順,然而那只大雁捎來了一封令人心碎的信,說丈夫憔悴不堪,形容枯槁,少婦再次淚灑滿懷,痛不欲生。
真情,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泉流,無需憑借外在的力量,而是在自然而然中無聲地流淌著。“與君別后,何日再相逢。”這只不過是最普通的一句,然而其中寄寓著少婦多少期待和思念,飽含著多少惆悵。她在惆悵中期待著,又在期待中惆悵。期待與惆悵就這樣糾纏不清地攪在一起,這是一種真情。此辭通篇的“真情”,緊緊地抓住了欣賞者的心。“情恨切,氣填胸,連襟淚落千重”和 “教兒淚落千重”哪一句不是最真切的情感呢?
這首辭的悲劇色彩較濃。少婦在心中為夫君設計了一個比較完美的生活空間,“世通富貴壽如松”,雖然她備受孤獨的煎熬之苦,但她仍然能夠比較頑強,然而詞中安排的巧妙之處就在于現實過于殘酷,完全粉碎了她對他生活保存的那一絲祝愿與幻想,寒雁傳信,說他“憔悴損形容”。她的祝愿與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她在反差中再次跌到生活的低谷,使她更加惦念丈夫,這在無形中增添了一種悲劇的氣氛。
也許由于感情太真,色彩太濃,所以雖然詞中出現“連襟淚落千重”和“教兒淚落重重”,欣賞者并未感到重復,而是覺得是感情的自然過渡,而且這種句式也是當時民間情詞所崇尚的。
這首詞寫得真情奪人。然而也并沒有采用什么特殊的表現手法,也沒有運用華麗的詞句;而是恰當地運用來自民間的天然好語。它是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直抒胸臆。如果說藝術上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那么可以說,這首情辭無疑是達到了這種無技巧的高境界狀態。
由此可見,詩中最關鍵的是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又必須在自然中流露出來。只要這樣,即使是最樸實的語句也能抓住欣賞者的心,而且往往能夠收到比任何技巧都好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讀曲歌(選七首)·其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出其東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