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兒哭得悠悠咽咽一夜憂,
那了你恩愛夫妻弗到頭!
當初只指望山上造樓樓上造塔,
塔上參梯升天同到老,
如今個山進樓坍塔倒橫梯便罷休。
——明·馮夢龍輯《山歌》
這首民歌描寫了一位突然失去丈夫的姐兒的痛苦心情。
開頭第一句就給我們描繪了“哭得悠悠咽咽一夜憂”的“姐兒”形象。悠悠咽咽,形容哭得哽咽憂傷的樣子。姐兒為什么這樣憂傷呢?原來是因為她突然失去了丈夫:“那了你恩愛夫妻弗到頭”!那了,即那了解,那知道。既寫出了她出乎意料的口吻,又回過頭來襯托了頭一句所寫的“一夜憂”。確屬憂得必然,值得令人給予深切同情。
“當初是指望……同到老”,不僅說明他們過去確實是恩愛夫妻,而且進一步反映了這對恩愛夫妻對未來的生活寄予著無限崇高的理想,“指望山上造樓,樓上造塔,塔上參梯升天”,步步高升,登上幸福的峰巔。可是一旦丈夫突然去世,對于她這個妻子來說,失去的就不僅是一個丈夫,仿佛連她的全部生活理想皆因此而被轟毀了,成了“如今山迸樓坍塔倒橫梯便罷休”,這怎么能不令人悲痛欲絕、傷心不已呢?
“山上造樓,樓上造塔,塔上參梯升天”,這顯然不是現實生活的寫照,而是詩人生活理想的寄托,是詩人自身富有不斷開拓、勇于進取精神的建構和象征。然而這種理想又不是虛幻的,造樓造塔都是很有現實感的,人老死之后得以升天,也是我國民間慣用的迷信說法,是對人生理想的美好憧憬。 “山迸樓坍塔倒橫梯”,既表明她的美好理想和精神支柱一下子全被轟毀了,又以極其兇猛、劇烈、快速、不可阻擋、無可挽回的氣勢,把她因突然失去恩愛的丈夫而遭到沉重打擊的思想感情,都寄寓在這字里行間了,仿佛她那“悠悠咽咽”的哭聲,也具有足以使“山迸樓坍塔倒”那樣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上一篇:《哭》原文|賞析
下一篇:《墨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