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鄭風》
這是一首戀歌,抒寫了女子對情人愛怨交織的復雜心情。曹操名作《短歌行》曾一字不改地襲用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詩句,以表達他對天下賢士的渴求,這顯然是斷章取義,與本詩主題無關,然而卻與前儒的詩解有涉。《毛詩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鄭箋》:“學子俱在學校中,己留彼去,故思之。”把詩旨理解為師長對學子的思念,是背離了本詩的實際內容的。
全詩共三章,前兩章的內容基本相同。姑娘深深地思戀著一位穿青領服裝、佩青色玉帶的少年學士(“青衿”即青領,古代為學子所穿),然而,他們鬧了別扭彼此不來往了。深深的愛引發了悄悄的怨:“縱然我沒去看你,難道你就不能捎封信兒(“嗣音”,寄音信)?縱然我沒去看你,難道你就不能找我來? ”羞澀和自尊使少女強壓著愛的欲望,在內心中期待著對方的到來。時光就在這愛怨交織的等待中流逝了。終于,她再也克制不住愛的追求,勇敢地沖破了世俗觀念的束縛,果斷地走出閨房來到城門角樓約會她的男友。
如果說,一二章中姑娘的心潮還是微波漣漪,那么在第三章里就是濤浪起伏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挑達”是雙聲連綿詞,它生動地描繪了姑娘因焦灼不安而急劇來回走動的孤單身影。而結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則是一個極度夸張的比喻,突出了姑娘相思之情的深摯濃烈,可謂字字千斤。
作為抒情關鍵的第三章,它的風韻也大不同于前兩章。前兩章的八句詩,上下相對、回環婉曲,這第三章的語勢則如江流直瀉,汩汩迫促;一章之中“兮”字四現,清晰地傳遞出了少女心底沉重的聲聲嘆息,從而使這首小詩在纏綿委婉之中,別有一種沉郁的美趣。
上一篇:《好人兒不得見》原文|賞析
下一篇:《孤雁在天邊叫》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