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在天邊叫,
鯉魚在水面上飄;
雁看著魚,魚看著雁,
只是干急躁。
雁叫聲魚,一心里要和你鳳鸞交;
魚叫聲雁,又吃虧這水波兒阻隔著。
雁叫聲魚我的人,
魚叫聲雁我那滑翠翠的嬌嬌。
魚叫聲雁我那滑翠翠的嬌嬌,
要團圓除非是雁化了鳳,
魚化了龍,就把龍門跳。
要團圓除非是雁化了鳳,
魚化了龍,就把龍門跳!
——清·無名氏輯《萬花小曲·小曲》
本篇以魚、雁擬人,反映了封建等級制度對愛情婚姻的阻隔。孤雁和鯉魚,一個在天空,一個在水面,作者利用它們生活
環境的高低懸殊,來隱喻其等級、地位的高下。兩者雖然互相皆有情意,但“只是干急躁”。為什么呢?因受到客觀上等級地位高下的限制,雁和魚雖然“一心里要和你鳳鸞交”,即結成配偶,但是卻“吃虧這水波兒阻隔著”,使他們只能徒然地渴望和呼喚著愛情:“雁叫聲魚我的人,魚叫聲雁我那滑翠翠的嬌嬌”!怎樣才能達到團圓的目的呢?作者提出:“要團圓除非是雁化了鳳,魚化了龍,就把龍門跳。”這就是說,要改變自身的階級地位,向上爬。龍門,喻地位高。《后漢書》卷67《李膺傳》:“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以爬上高位來實現美滿婚姻,這種觀念雖然是很陳腐的,但它卻反映了這樣一個客觀事實:“不論在哪種場合,婚姻都是兩方面的階級地位來決定的,所以它總是計較利害的婚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這首歌謠的藝術手法非常新穎。設譬既非常機巧,含義又極為雋永,不僅將雁和魚擬人化,而且以“雁化了鳳,魚化了龍,就把龍門跳”,來隱喻人要想跳進龍門——提高階級地位,就像要使“雁化了鳳,魚化了龍”一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妄想。這實際上是對妄想通過向上爬來實現美滿婚姻的封建陳腐觀念的否定。但是作者并沒有把它的寓意點破,只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這是符合詩貴含蓄的特性的。
上一篇:《子衿》原文|賞析
下一篇:《富貴榮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