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
其二
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卻為門上楣。
——唐·陳鴻《長恨歌傳》
楊氏,指楊貴妃。唐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縣)人,小字玉環。美姿容、曉音律、善歌舞,初為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這個唐玄宗的兒媳婦后來卻被老公公看中了。因而先要她出家當了道姑,法名太真。然后再納入宮中,封為貴妃,備受寵愛。直寵到“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地步。愛烏及屋,直愛到“兄弟姨妹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的發昏地步。她的兩個姐姐成了“國夫人”,一個流氓無賴的堂兄楊國忠因她竟作了宰相,操縱了朝政。由于朝廷的昏暗,矛盾的激化,從而暴發了“安史之亂”,一個好端端的王朝,立即出現了一個大滑坡,從此逐漸走向衰亡。 “時人”對此極端不滿,因而寫此二首民謠以示譏諷。
第一首“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是寫社會的反常心理。而這種反常,正是世事顛倒造成的。一個女子的得寵,可使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唐玄宗連年的窮兵黷武,使得人們“兒在愁他役,又恐點著征”。(敦煌民歌《男女有亦好》)人們怎能不一反正常之心態呢?
第二首首句“男不封侯女作妃”,則是寫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相繼掌握軍政大權后的政治混亂。有一次唐玄宗詔令開科考試,召來了天下許多很有才華的人,而結果卻一個也沒錄取。唐玄宗覺得很怪,李林甫卻以“野無遺賢”而哄騙了玄宗。唐代自來有“出將入相”的慣例,而李林甫、楊國忠恐怕武將入朝于自己的權位不利,遂罷“出將入相”先例。 “男不封侯”即指斷了男子“功名應在馬上取”的路子。而“女作妃”,則指楊玉環封貴妃而得寵的事實。因而第二句說“看女卻為門上楣”。“楣”,門上橫木。通?!伴T楣”比喻門第。此句是說今天的人們,再也不能指望讓男兒光宗耀祖了,你不見楊家卻因女兒而使門第高貴的事實嗎?
這兩首民謠句句圍繞著“生男” “生女”發議論,但真正的含意并不在于自身“生男”、“生女”的選擇上,而是借題發揮,諷刺統治者的淫逸、昏庸、無恥,并因此而荒政誤國。字面是寫“時人”之想,實際是寫人民對國政的沉痛憂慮。它像時代的一面鏡子,照出了朝政的黑暗和混亂,也反映出了人民的心態和愁苦。
上一篇:《時人為劉劭、劉駿語》原文|賞析
下一篇:《月出》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