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得娘來忘卻家,后園桃李不生花。
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清·彭定求等《全唐詩》卷八百七十八
李煜在文學上是個才子,但在政治上卻是個昏君。他繼承其父李璟帝業為南唐后主,不修政治,不理國事,除了尊奉佛事,便一味縱情享樂,沉迷酒色。他在位十五年(961—975),后南唐被宋朝滅亡,本人也為宋軍所俘,過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趙光義用藥毒死。這首歌謠就是寫他因荒淫無恥而導致國家滅亡的事實。
從歌謠題目看,從謠中多用雙關和謎式之語的方式看,這歌謠的流傳,可能始于李煜尚為皇帝之時。
“索得娘來忘卻家”,是指李煜荒淫無度,再娶周后。本來,李煜的父親李璟,就是個庸懦無能的皇帝,他繼承父親李昪打下的江南江山,卻荒于治理。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名憲(小字娥皇),美容顏,精音律,善彈琵琶。中主李璟便與其尋歡作樂,賜給她燒槽琵琶。相傳,漢蔡邕用被燒的好桐木制成焦尾琴,琴音特妙, “燒槽”由此而來。可想而知,這周憲已是李煜所寵幸的歌伎美人,雖然在名份上未明確輩份,實際上周憲已是李煜的母輩。李煜繼承帝業,立周憲為皇后,世稱大周后;在大周后病中,李煜又與大周后妹私通,世稱小周后。這“索得娘來”就是諷刺李煜的荒淫行為;一個“索”字,更刻畫出其迷色如餓狼的丑惡形象;而“忘卻家”,則是指其后宮諸嬪妃失寵,宮娥們個個難得近幸。因而接下來說“后園桃李不生花。”“后園”,喻后宮;“桃李”,即桃李年,指美好的青春芳年。 “不生花”既指所有嬪妃失寵失幸,沒有一個能開花結果,生兒育女;也是指其失魂落魄,個個面無容光。是巧妙的比喻和雙關。
“豬兒狗兒都死盡,弄得貓兒患赤瘕”,這既是對荒淫皇帝的詛咒,也是一種謎語式的譴責,同時還是以農家養家畜為喻,比喻一切都完了。 “豬兒狗兒”,謎指南唐亡國前的甲戍(生相屬狗)年、乙亥(生相屬豬)年。在這兩年當中,李煜相繼害死了一些敢諫之臣,如用藥酒毒死了林仁肇,又逼死了內史舍人潘佑、戶部侍郎李平等, “都死盡”,便是指殺害忠諫、朝政日趨腐敗,氣數已盡,國家就要滅亡;而后句的“貓患赤瘕(jia)”,指貓得了眼病,看不見捕捉老鼠,隱指到不了丙子(生相屬鼠)年,南唐就會結束。事實上,南唐滅亡于丙子的前一年,即公元九七五年,并未看到丙子(鼠)年的來臨。
總起來看,前兩句是以人民的倫常眼光,指斥和痛罵南唐李后主的荒淫無恥;后兩句,是以家事喻國事,農民養狗為了看家,養豬為了吃肉,養貓為了捕鼠,既然所豢養的豬狗死光,養的貓又是個瞎貓,可知這個家是不行了,而實際則是暗喻國家要完了。因而可以說,這首民謠的主要特點是,以雙關語和謎語式的語言指事論政,用語巧妙,寓莊于諧,詼諧多趣,讀來耐人尋味。
上一篇:《望江南》原文|賞析
下一篇:《柏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