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鷹象瘋駝一樣發(fā)難,
烏云終要被大風(fēng)驅(qū)散;
世界總有變化的一天,
切莫給百姓帶來災(zāi)難。
白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飄落到異鄉(xiāng)和田;
腰里緊束黃金寶帶,
身上穿著綾羅綢緞。
甜蜜的故鄉(xiāng)沙力庫勒,
貴人的生父可曾看見?
可憐我們這些黎民啊,
多災(zāi)多難被鐐銬鎖上。
白鷹本是皇帝子孫,
愿你為我們伸怨雪恨;
無須向你乞求憐憫,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貴人啊,我們?yōu)槟阕鄻分鷼g,
請你坐下細聽我們唱彈。
你給我們帶來幸福,
異國暴徒一去不復(fù)返。
昔日,歹徒都穿上了錦袍,
白鷹啊,你可知道?
鐵蹄踐踏了帕米爾啊,大清黎民長夜難熬。
慕士塔格冰峰上烽煙滾滾,
帕米爾草原上一片凄涼;
多少人失去了嬰兒,
多少人失去了父母。
百樹落葉都歸根,
白鷹萬里翱翔要歸巢;
窮鄉(xiāng)僻壤是故土,
失掉故土是最大的痛苦。
我們?yōu)榘椬鄻分鷼g,
歌聲可曾打動你的心弦?
只想進帳一睹尊顏,
可恨幔帳遮住你的臉面。
親愛的白鷹你是喀孜巴相,
黎民的恩怨你能分辨;
胡大保佑你啊, 白鷹,
祝愿你和你的子孫福壽雙全。
(口述:白合提、龍士坦木
翻譯:段焜)
——《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作品選》第二分冊
《白鷹》是塔吉克族的一首民間長詩。
在塔吉克古老的民間傳說中,鷹是英雄的形象,塔吉克最出色的舞蹈便是模仿雄鷹回旋、飛翔的動作,他們常用鷹來比喻心目中的英雄。這首《白鷹》約產(chǎn)生于十九世紀中葉。從十八世紀后期起,浩罕國常常侵擾新疆及塔吉克族居住區(qū),1865年,浩罕國反動軍官阿古伯在喀什封建統(tǒng)治者配合下入侵新疆,建立了“哲德莎爾”汗國,前色列庫爾回莊伯克(清廷曾在新疆實行伯克制,由辦事大臣委派五品至七品伯克管理地方行政事宜)阿奇木的次子艾里布逃到和田,后清軍西征,光復(fù)了南疆,艾里曼亦奔赴前線殺敵立功,被清廷委派管轄色勒庫爾等地。其時,艾里布聞當?shù)鼐用衲吮取⑨妨υ?jīng)投敵叛國,捉拿后準備斬首。乃比、岱力實無叛國罪,他二人在獄中編了這首《白鷹》,訴說自己的冤屈,歌唱艾里曼在光復(fù)南疆斗爭中的功勞,把他當作白鷹來頌揚,聞?wù)邿o不為之感動,艾里曼勘明真相后終于將他們釋放。
這里選錄的是《白鷹》中的一部分。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演唱者(乃比、岱力)可貴的愛國熱情。他們對白鷹(艾里布)將他們打入監(jiān)獄是懷著冤屈情緒的,但可貴的是,他們并不局限于一己的不平,而是當心白鷹真?zhèn)尾环郑?“給百姓帶來災(zāi)難”。為此,他們訴述著沙力庫勒在浩罕入侵者鐵蹄下的悲慘遭遇,用以啟發(fā)白鷹的正義感和愛國愛民意識。 “可憐我們這些黎民啊,多災(zāi)多難被鐐銬鎖上”, “鐵蹄踐踏了帕米爾啊,大清黎民長夜難熬”,“慕士塔格冰峰上烽煙滾滾,帕米爾草原上一片凄涼;多少人失去了嬰兒,多少人失去了父母”。這些敘述飽含著血淚,燃燒著難平的憤怒。不必為自己具體辯誣,一腔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之情于此已灼然可觸。
演唱者對白鷹是稱頌的,他們肯定他不忘舊恥,殺敵立功的業(yè)績。從“飄落到異鄉(xiāng)和田”,到“你給我們帶來幸福,異國暴徒一去不復(fù)返”,這些唱述,人們可以領(lǐng)會到白鷹的遭遇和他抗敵報國的貢獻。當然,不少言辭也反映了演唱者的局限,譬如頌揚白鷹身世的高貴,是“皇帝的子孫”,等等,就有視王侯將相為神種的封建等級意識,但莊嚴的愛國情感,又使他們掃除了奴顏卑膝。 “無須向你乞求憐憫,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白,分明昭示了在愛國前提下官、民平等的尊嚴。
關(guān)于《白鷹》的最初出處,還有其它一些說法,我們這里只是根據(jù)一種說法對詩情作出闡釋,如果別種說法也能適切詩歌內(nèi)容,那當然也不必排斥。
上一篇:《白頭吟》原文|賞析
下一篇:《盤古歌(節(jié)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