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傳奇編·李漁·蜃中樓(第十四出抗姻)
青年書生柳毅和張羽書劍飄零,難覓佳偶。新歲,柳毅別張羽到東海訪友,適逢洞庭龍王之女舜華和東海龍王之女瓊蓮堂姐妹登蜃樓遠(yuǎn)眺,柳毅與舜華一見傾心,又代張羽與瓊蓮訂百年之好。舜華和瓊蓮分別以鮫綃帕和品佩為憑,約柳毅、張羽八月十五在此相會。未料錢塘君已將侄女舜華許配涇河小龍,舜華只得把與柳毅訂親之事告訴父母。洞庭龍王聞訊大怒,逼她嫁到?jīng)芎樱駝t處死。八月十五柳毅、張羽如期而至,不見佳人,望洋興嘆,題詩海邊廟壁而去。東海龍王見題詩疑及瓊蓮,適錢塘君至,告以實情,瓊蓮受責(zé)。舜華被迫嫁到?jīng)芎雍螅⒅静豢铣捎H,涇河龍王罰其牧羊。柳、張赴考,雙中進(jìn)士,因無錢賄賂,張羽閑置,柳毅被派遣巡視涇河,遇牧羊龍女。龍女向其泣訴情由,示血書表明心跡,柳毅方知是舜華,夫妻相認(rèn)。張羽為舜華到洞庭湖傳書,錢塘君聞舜華慘狀,興問罪之師。方知涇河小龍乃一癡頑,悔當(dāng)初魯莽聯(lián)姻,斬小龍,攜舜華歸洞庭,欲將舜華嫁與張羽。張述蜃樓結(jié)姻事,洞庭龍王和錢塘君大怒,將張羽逐出龍宮。東華仙授柳毅、張羽御風(fēng)扇一柄、竭海杓一把、寶錢一枚,告以煮海之術(shù)。張羽先煮東海,東華仙暗中助力。東海龍王無奈,邀二弟洞庭龍君,三弟錢塘君至東海,均無計可施。張羽愈煮愈烈,水族不堪,龍宮只得答允親事,備妝奩,送龍女出海。柳毅與舜華、張羽與瓊蓮歷經(jīng)磨難,喜結(jié)良緣。
【梨花兒】 (丑金冠、艷服,老旦隨上) 現(xiàn)有家中淡菜香,何須又買新鮮鲞? 兩味同看嘴一張,嗏! 只愁惹起油鹽醬。
自家涇河小龍是也。我爹爹聘了洞庭龍女,今日過門,打扮得齊齊整整,只等新人到了,和她不亦樂乎。(老旦) 小千歲,前日教導(dǎo)你的話,你可明白了么? (丑) 這樣教導(dǎo),若還再不明白,就是個真癡子了。
【卜算子】 (副凈上) 兒女結(jié)良姻,心事今朝放。(凈扮紅面龍母上)吃得醉醺醺,好坐高堂上。
大王,轎子去了這一日,怎么還不見來? (副凈) 如今也好到了。(眾鼓吹,紗燈,末扮儐相,小旦扮丫環(huán)引旦上)
【不是路】 (合) 花燭輝煌,水國笙歌另一腔。規(guī)模壯,龍王兒女嫁龍王。佐奩妝,連城異寶盈箱貯,照乘明珠論斛量。(到介) (丑)只見些吹的,打的,不見有個新人在哪里。(末指介) 在這轎子里面。(丑) 她有尺二金蓮,難道不會走路,要這個四方東西抬了她來? (末) 真奇創(chuàng),生平未識于歸樣。出言太莽,出言太莽。
(照常請出轎介) (丑扯住看頭、看腳、看面,大叫介) 不要她! 不要她! (副凈) 怎么說? (丑) 頭發(fā)是黑狗毛,不是金絲發(fā)。腳是三寸狗爪,不是尺二金蓮。就是這副嘴臉,也不像有一千歲的。(眾各背笑介) (副凈怒介) 胡說! 這樣好媳婦,還要憎嫌? 快走過來拜堂。(丑) 你騙我,你騙我! 我只是不要。(副凈) 這怎么處? 你們大家扯他拜。(眾扯介) (丑) 這等你與她講過: 進(jìn)房要磕我的頭; 上床要替我脫衣服; 脫了衣服,要抱我上床。若還一件不依我,我就不要她的。(眾) 都依你就是了。且過來同拜。(扭丑與旦同立,末贊禮,丑拜,旦不拜介)(副凈) 怎么兒子倒肯拜了,媳婦又不肯起來? 你們扯她拜。(眾扯旦拜,旦不拜介) (副凈大怒介) 怎么! 自古道: 嫁雞逐雞。我兒子雖然有些癡氣,你如今既嫁了他,就是他的人了,還強(qiáng)到哪里去? (旦淚介) (凈) 你若再不拜,我的酒風(fēng)就要發(fā)作了。叫丫鬟取家法過來,待我賞她個下馬威。(副凈) 夫人,不要性躁,慢慢地勸她。媳婦,你莫非嫌他癡蠢么? 他自有個好起來的日子。(旦) 大王在上,奴家不嫌令郎癡蠢。(副凈) 這等是嫌他丑陋么? (旦) 奴家也不嫌令郎丑陋。(副凈) 這等為什么不肯拜堂? (旦) 奴家自有苦情,大王、夫人請坐,容奴家細(xì)稟。(副凈對丑介) 這等,我兒你且暫時回避,待我勸她肯了,請你出來拜堂。(丑) 我原不要她,都是你們?nèi)撬潘痢Yv人不堪抬舉,丑婦慣會裝腔。(下) (副凈) 媳婦,你且坐了,有什么說話,慢慢地講來。(旦坐介)
【北越調(diào)斗鵪鶉】念奴家生長閨房,頗識些高低天壤。也曾將女史頻翻,也曾將人倫細(xì)講,也曾讀烈女詞章,也曾將賢妻標(biāo)榜。見了那二天的面覺羞,見了那淫奔的怒欲狂,見了那死節(jié)的氣概偏昂,見了那失貞的心兒忒癢。
(副凈) 你既曉得這些道理,就不該憎嫌丈夫了。
【紫花兒序】 (旦) 原不怪形容蠢劣,幾曾嫌心體愚頑? 又何妨性格乖張? 便做道儀容俊雅,心性溫良,也難效鸞凰。(副凈) 你為何不肯拜堂? (旦)須知道,不是夫妻怎拜堂? 試問俺是誰家的媳婦? 他是若個的兒夫? 恁是哪姓的姑嫜?
(副凈) 怎么! 一發(fā)說得詫異。你不是我的媳婦,他不是你的兒夫,我不是你的姑嫜,這等你嫁到我家來做甚么? 難道今日花燈彩轎,請你來吃酒么?
【小桃紅】 (旦) 俺不是漢朝情愿嫁王嬙,都只為狠叔將人強(qiáng)。他和親矯詔無謙讓,俺爹行,情原手足難強(qiáng)項。因此上把兒女柔腸,變做了英雄雅量,權(quán)做個涕泣女吳王。
(副凈) 這等,你不情愿到我家來,要到甚么人家去?
【天凈沙】 (旦) 羅敷自有兒郎,宋弘定下糟糠。漫道生前不忘,便死后東西分葬,也做個鬼團(tuán)圓地府成雙。
(副凈) 這等先許的人家姓甚么?
【調(diào)笑令】(旦) 說起俺夫家姓字香,不在梅旁在柳旁,他是那坐懷不亂的宗風(fēng)倡。(副凈) 叫甚么名字? (旦) 論名兒,曾把道義擔(dān)當(dāng)。(副凈) 做什么營生? (旦) 他把萬象包羅在一腔,任教他定霸圖王。
(副凈) 你既要替他守節(jié),就不該到我家來了。難道這個去處,是你守節(jié)的所在不成?
【金蕉葉】 (旦) 第一來,拗不過狠心叔王,第二來,違不得認(rèn)真父行,第三來,看不過受氣萱堂,因此上來做個守寡新娘。
(副凈) 這等你的心事,我都曉得了。只是你既受了我家的聘,進(jìn)了我家的門,生米煮成熟飯,說不得這句話了。你如今好好與我兒子成親,我兩口兒自然另眼看待; 若還執(zhí)意不從,我也有法兒處你。(凈)你看看我的拳頭,看看我的腳跟。朝一拳,暮一腳,磨你做肉醬也容易。
【禿廝兒】 (旦) 便鏟做粉齏肉醬,也甘心剖腹刳腸。再休題,偷生今夜偕鴛帳,遺萬載,臭名揚(yáng)。惶惶。
(副凈怒介) 唗! 賤丫頭,不識抬舉! 我越勸你,你倒越放肆起來。欺負(fù)我沒有家法么? (凈)叫丫環(huán),除下她釵環(huán),剝?nèi)ニ囊路烊〖曳ㄟ^來。(旦自除冠脫衣介)
【圣藥王】 俺便卸艷妝,解繡裳,荊釵裙布有何妨! (凈打介) (旦)俺勸你怒莫張,氣莫揚(yáng),自拼擊碎這皮囊,縱死骨猶香。
(副凈背介) 我想這樣拗性的女子,哪里是口舌勸得轉(zhuǎn)的? 若要難為她,又怕她要尋短計,除非慢慢地熨她轉(zhuǎn)來。我如今罰她到?jīng)芎舆吷先ツ裂颍?zhèn)日風(fēng)吹日曬,忍餓擔(dān)饑,她受苦不過,或者有個回心的日子,也不可知。(轉(zhuǎn)介) 看你這樣賤人,也做不得我的媳婦。我如今把你做下人看待,有一群羊在那里,交與你去看,若是少了一個,瘦了一斤,我要和你算帳。(旦) 這樣的事,奴家到情愿去做,不勞大王費(fèi)心。
【絡(luò)絲娘】 多謝你洪恩浩蕩,至澤汪洋。緩死須臾,暫留世上。俺舜華呵,就自任也無謙讓。
(副凈) 這等明日就去牧羊。這叫做小船不堪重載,梅香怎做夫人? (同凈下) (旦喜介) 謝天謝地,我如今得了這個美差,不但可以保全名節(jié),又可以覓便寄書,倒反因禍而得福也!
【煞尾】 已拼身向涇河葬,又誰料這浮生偷得片時長。這牧羊呵,他當(dāng)做服蘇武的無上刑,俺認(rèn)做傲李陵的至公賞。
“只愁”句: 只愁惹起吃醋。“油鹽醬”的歇后語是“醋”。照乘明珠: 光明而能照亮車輛的寶珠。斛: 古代量器,十斗為一斛。照常請出轎介: 古代戲曲演出時,許多動作有一定的程式。這里指照通常的程式請新人出轎。二天: 舊時以夫為妻之天。二天即未能從一而終。王嬙 (qiang 墻): 即王昭君。漢元帝時,漢與匈奴和親,將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強(qiáng)項: 倔強(qiáng)而不肯低頭,這里指堅持自己的意見。涕泣女吳王: 含淚嫁給吳王。女 (nu),作動詞用,嫁的意思。春秋時越王勾踐戰(zhàn)敗后將西施嫁給吳王夫差。“羅敷”句: 漢樂府 《陌上桑》敘述采桑女子羅敷遭到太守調(diào)戲,嚴(yán)詞斥責(zé)太守說:“羅敷自有夫。”“宋弘”句: 漢代宋弘不肯離棄原來的妻子,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說。后人用“糟糠”喻指共過患難的妻子。“不在”句: 《牡丹亭》第十四出 《寫真》女主人公杜麗娘有這樣的詩句:“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杜麗娘的情人姓柳名夢梅。舜華用這兩句詩點(diǎn)出與柳夢梅同姓的柳毅。“他是那”句:宗風(fēng),某一宗族特有的傳統(tǒng)。傳說春秋時魯國柳下惠某日晚間偶遇一位沒有住處的陌生女子,怕她挨凍,用自己的衣服裹住她,兩人如此坐了一夜,沒有任何非禮行為。柳毅與柳下惠同姓,所以這里說柳毅秉承了由柳下惠首倡的柳氏宗族的好傳統(tǒng)。“論名兒”二句: 柳毅的“毅”。與“義”諧音,柳毅字士肩,所以這樣說。鏟 (chan): 斷。粉齏,粉末。刳: (ku 枯) 剖開,挖空。“服蘇武”句: 西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脅迫其投降,蘇武堅貞不屈,被移置北海牧羊十九年。這里舜華以蘇武自喻。“傲李陵”句: 李陵是蘇武的好友。漢武帝天漢二年奉命率兵出擊匈奴,戰(zhàn)敗投降。舜華為自己沒有屈服干涇河龍王而自豪,傲視投降變節(jié)的李陵,并把讓她牧羊看成是非常“公正的獎賞”。
《蜃中樓》是《笠翁十種曲》中唯一的一部完全取材于神話傳說的喜劇。李漁將源出于唐代傳奇的元雜劇《柳毅傳書》和《張羽煮海》揉合起來,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又別開生面,翻新出奇。
《柳毅傳書》與《張羽煮海》寫的都是美麗的人神戀愛故事。與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構(gòu)思相比,作者飛騰的想象力更有著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蜃中樓》繼承了兩劇的浪漫主義手法,點(diǎn)染出一幕幕神奇動人的場面:“黃金棟,白玉梁,珊瑚嵌鑲”的海市蜃樓上,人間書生與龍宮少女情意綿綿。凝碧閃輝的水底殿堂中,喜怒哀樂無異于常人的龍君龍母們?yōu)閮号H事鬧得不亦樂乎。神威勇猛的錢塘君驅(qū)雷挾電、叱咤風(fēng)云,戰(zhàn)敗涇河龍。得神仙相助的張羽以一柄風(fēng)扇、一把海杓、一枚寶錢煮沸東海,迫使龍王交出女兒。幻想的戲劇情節(jié)包含了封建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內(nèi)容,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增強(qiáng)了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
無論是唐傳奇 《柳毅傳》還是元雜劇 《柳毅傳書》,都著力表現(xiàn)的是柳毅見義勇為、不辭艱辛的俠義情懷。在 《蜃中樓》中,這種俠義情懷,卻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移植到了張羽的身上。當(dāng)他聽說龍女舜華誓死不婚的義烈行為和被虐待的悲慘境遇后,挺身而出,愿為龍女到洞庭湖傳書。他說:“大丈夫見義即為”,“只要救得此女,便葬身魚腹也自甘心。”出語驚人,擲地有聲。
《柳毅傳書》與 《張羽煮海》情節(jié)的嫁接,又萌生了新意,即頌揚(yáng)柳張之間感人的友誼。柳毅與張羽均為一介書生,淪落天涯,四海為家,但“同室而處,不啻同胞骨肉,可稱異姓天倫”。柳毅與舜華蜃樓訂親,不忘為張羽和瓊蓮作伐。張羽代柳毅到洞庭傳書,寧可自身“試于不測之淵”。舜華重回洞庭,魯莽的叔父錢塘君力主與張羽聯(lián)姻,張羽寧可殺身也決不失義。類似的描寫,誠如此劇序言中所說的:“可以敦友誼而堅盟言。”
《蜃中樓》將 《柳毅傳書》與 《張羽煮海》故事熔于一爐,最顯著的效果是將對封建家長包辦婚煙罪惡的控訴和鞭撻同對自擇配偶、私訂終身,敢于反抗父母之命的青年男女的熱情歌頌結(jié)合在一起。《柳毅傳書》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包辦婚姻給龍女三娘造成的痛苦,但遠(yuǎn)非作者的自覺意識。作者更多地將這種痛苦歸罪于兒夫“躁暴不仁,為婢仆所惑,使琴瑟不和”。劇中固然也寫了柳毅與龍女的最后結(jié)合,但基礎(chǔ)是柳毅的俠義風(fēng)度、古道熱腸引起龍女全家的恭敬和感戴,與青年男女自擇配偶、私訂終身有別。《張羽煮海》寫張羽與龍女以琴聲為媒,一見鐘情,歷經(jīng)磨難而終成眷屬,但未涉及封建包辦婚煙。當(dāng) 《蜃中樓》將二者巧湊妙合并有意凸現(xiàn)封建包辦婚姻的罪惡時,兩者構(gòu)成了強(qiáng)烈的對照,表現(xiàn)了李漁在婚姻問題上的鮮明的民主傾向。因此,《柳毅傳書》與《張羽煮海》合則雙美,《蜃中樓》并非將二者無端捏合。
《抗姻》是《蜃中樓》的第十四出。作者在尖銳的戲劇沖突中著力刻畫舜華只身抗姻的剛烈舉動。抗姻,是封建家長包辦婚姻形式與青年男女自主婚姻愿望兩者撞擊的必然產(chǎn)物。為了加強(qiáng)這種撞擊效果,這出戲的構(gòu)思獨(dú)具匠心。
首先出場的是金冠艷服的涇河小龍。作者抑制不住對他的鄙視,以丑角飾演。他既不同于《柳毅傳》中追求“樂逸”,“為婢仆所惑”的涇川“頑童”,也不同于雜劇《柳毅傳書》中“嗔忿忿腆著胸脯,惡哏哏豎著髭須,“呼風(fēng)喚雨,氣卷江湖”的涇河小龍,而是一個連父母也為之搖頭,嘆其“吃飯不知飽饑,睡夢不知顛倒”的頑癡。龍女的婚姻是悲慘的,而強(qiáng)迫舜華與這樣一個頑癡茍合,更是不可饒恕的罪惡。封建包辦婚姻制度所肯定和推崇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荒誕之處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接著出場的是涇河龍君和龍母。龍君滿以為轎子進(jìn)門,萬事大吉,婚姻騙局實現(xiàn)在即,于是唱道:“兒女結(jié)良姻,心事今朝放。”紅面龍母已經(jīng)“吃得醉醺醺,好坐高堂上。”整座龍宮之中,水國笙歌,花燭輝煌。刻意渲染場面氣氛,刻意渲染龍王龍母的心滿意足,正是為了反襯后面劇情的突變。
舜華拒絕拜堂,這無疑是給喜形于色的龍王龍母當(dāng)頭潑一盆冷水。他們勃然大怒,大逞淫威。在徑河老龍“嫁雞遂雞”的喧囂聲中,在涇河龍母兇神惡煞的斥罵聲中,在眾人面對小龍種種癡呆行為的哄笑聲中,“風(fēng)姿綽約”如同“瀟湘神女”的舜華被逼迫將與金冠艷服裹著的頑癡拜堂。而此時此刻,身為媒人,遠(yuǎn)在洞庭湖的錢塘君還以為侄女所嫁的夫婿是個“一身武藝”的“少年英雄”,卻不知道他同涇河老龍觥籌交錯之間“一語成婚媾”,便葬送了侄女的婚姻幸福。身為父親的洞庭君也還以為女兒嫁給涇河小龍,既了結(jié)了她的終身大事,又避免了蜃樓結(jié)姻,敗壞家聲的后果,卻不料親手把女兒推進(jìn)了火坑。這一幕強(qiáng)迫拜堂的鬧劇,盡管是插科打渾的場面,漫畫式的描寫手法,但分明包含著批判封建包辦婚姻的嚴(yán)肅內(nèi)容。
在這場鬧劇中,舜華任憑脅迫拉扯,決不拜堂,決不承認(rèn)這違背人情常理的婚姻。早在來涇河之前,她就“立定主意”:“不如竟到?jīng)芎尤ィ皇橇⒅静慌c他成親,挨得一日是一日。只要覓便寄得一封書去,使柳郎見了,一來知道我的苦情,二來教他劃個良策,成就張生與妹子的婚姻,我然后尋死,也得個寸心瞑目。”因此她胸有成竹,鎮(zhèn)定自如。對眼前這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強(qiáng)迫她接受的頑癡,她未嘗不極為憎惡。所謂“不嫌令郎癡蠢”,“不嫌令郎丑陋”云云,不過是掩飾自己初衷的遁詞而已。她在思索如何擺脫被迫成親的厄運(yùn)。正是在這一點(diǎn)上,表現(xiàn)出她的機(jī)敏。
當(dāng)舜華說出“奴家自有苦情”的話之后,強(qiáng)迫拜堂的鬧劇暫停,涇河老龍立即追問舜華不愿拜堂的原因。舜華先不托出真情,而是迂回曲折地從封建貞節(jié)觀念本身尋找為自己辨護(hù)的理由。毫無疑問,舜華與柳毅蜃樓聯(lián)姻,并為瓊蓮與張羽訂百年之好,這一行為早就超出了封建禮教的規(guī)范。他們是“千金小姐,絕世佳人,無媒而合,不約而逢”。但是面對涇河老龍與龍母的脅迫,舜華卻又儼然是一個遵循封建禮教決不越雷池一步的烈女:“見了那二天的面覺羞,見了那淫奔的怒欲狂,見了那死節(jié)的氣概偏昂,見了那失貞的心兒忒癢。”從一而終的禮教原則本來是用來維護(h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關(guān)系的,舜華卻巧妙地移用來保護(hù)自擇配偶婚姻,而且顯得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她又順?biāo)浦鄣卣f: 涇河小龍即使是“儀容俊雅,心性溫良,也難效鸞凰。”因為“羅敷自有兒郎,宋弘定下糟糠。”很顯然,她信奉“從一而終”,但也執(zhí)著追求自主婚姻,前者又成為后者的擋箭牌。人物是復(fù)雜的。既不能因為前者而否定后者的反封建意義,又不能因為后者而不承認(rèn)封建禮教對舜華的影響。
在宛轉(zhuǎn)托出真情的過程中,面對目瞪口呆的涇河龍王、龍母,舜華的一腔苦水,滿腹委屈,如同長江大河,滔滔汩汩,一氣奔瀉而下。張燈結(jié)彩的拜堂儀式,成為舜華控訴包辦婚姻罪惡、維護(hù)自擇配偶婚約的激烈場面。
對自己一見鐘情,與之聯(lián)姻的意中人柳毅,舜華引以為自豪。在封建社會中,一見鐘情式的男女相愛比之包辦婚姻,無疑有其進(jìn)步意義,敏感的戀人往往善于最大限度地捕捉來自對方的種種信息。作者強(qiáng)調(diào)舜華之所以對柳毅傾心,并非全然偏重其俊雅風(fēng)流。舜華還贊許柳毅“論名兒,曾把道義擔(dān)當(dāng)”,相信柳毅能“把萬象包羅在一腔,任教他定霸圖王”。從舜華對意中人的推許中,可以看出她內(nèi)心深處對形容蠢劣、心體愚頑、性格乖張的涇河小龍的極端鄙視。只不過為了自圓其說,不便明白道出而已。
對強(qiáng)迫自己嫁到?jīng)芎拥暮蒽寮议L,舜華予以不同程度的譴責(zé)。她恨“狠叔將人強(qiáng),他和親矯詔無謙讓,”不滿認(rèn)為女兒敗壞家風(fēng)的“認(rèn)真父行”。對于母親,舜華的感情是復(fù)雜的。母親曾反對把女兒嫁給涇河小龍,對錢塘君私下締結(jié)這樁親事大為不滿,怒斥丈夫洞庭龍王說:“今日也門戶,明日也門戶。門你的頭,戶你的腦。除了龍王家里,就不吃飯了!”但是當(dāng)女兒蜃樓結(jié)姻的“丑事”披露后,她也痛心自己“生出這樣好女兒”,埋怨女兒“自低聲價”,勸女兒“再休提桃花柳花,任他行鳳乘鸞跨”。她畢竟還是憐憫女兒的,為此受到洞庭君的斥罵,所以舜華同情母親,“看不過受氣萱堂”。之所以違心地來到?jīng)芎樱彩桥隆八涝诩抑小薄坝智壹幽赣H之罪”。
對設(shè)下這場婚姻騙局,急于為癡頑兒子娶親的涇河龍君龍母,舜華義正辭嚴(yán)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 與柳毅“便死后東西分葬,也做個鬼團(tuán)圓地府成雙”。盡管因為“拗不過狠心叔王”,“違不過認(rèn)真父行”,不得不被遣送到?jīng)芎樱荒堋白鰝€守寡新娘”。
涇河龍王龍母開始聽到舜華標(biāo)榜貞節(jié)人倫,覺得還有希望; 繼而聽到舜華厲聲反問:“俺是誰家的媳婦,他是若個的兒夫,恁是哪姓的姑嫜”,更覺得詫異; 等到盤問出舜華的心事,他們則冷嘲熱諷; 最后明白了舜華的決絕態(tài)度,又惱羞成怒、氣急敗壞; 以“生米成熟飯”為理由威逼舜華就范,戲劇沖突達(dá)到了高潮,舜華剛烈的性格得到了濃墨重彩的渲染。涇河老龍惡狠狠地責(zé)令將舜華除去釵環(huán),剝?nèi)バ乱拢慈A自己除冠脫衣,昂首相向。“卸艷妝,解繡裳,荊釵裙布有何妨?”龍母聲嘶力竭,大打出手,舜華不畏強(qiáng)暴、大義凜然。“自拼擊碎這皮囊,縱死骨猶香。”百般花招都奈何舜華不得,涇河老龍只得罰舜華到河邊牧羊,舜華正求之不得。激烈的戲劇沖突以舜華決不與小龍拜堂愿望的實現(xiàn)和涇河龍王龍母婚姻騙局的破產(chǎn)而告結(jié)束。
《抗姻》是 《蜃中樓》全劇中最有光彩的一出戲。它在面對面的抗?fàn)幹兴茉炝怂慈A這樣一位有心機(jī)、有膽略、堅貞不屈、無所畏懼的女性形象。作者以 【北越調(diào)·斗鵪鶉】 一套曲子傾吐她熾烈的情感,以除冠脫衣的大幅度動作表現(xiàn)她隨時準(zhǔn)備以身殉情的執(zhí)著態(tài)度。在這個形象身上,寄寓著封建時代青年男女追求美滿婚姻的斗爭精神。專情于自己選擇的配偶,在封建禮教是不能饒恕的越禮行為,作者卻譽(yù)之為“貞節(jié)”。這種理解本身是對封建禮教原則的挑戰(zhàn)。
上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凌蒙初·虬髯翁(第一出)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