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徐渭·狂鼓史(全一折)
漢末文學(xué)家禰衡被害之后,長居陰司,厄運(yùn)期滿,被升遷為天上修文郎。臨行前,判官邀他把生前擊鼓罵曹的情狀演述一番。遂命鬼差帶曹操鬼魂到場。禰衡脫掉舊衣,換上錦巾繡服扁絳,面對曹操,擊鼓痛罵。他一樁樁,一件件,由逼迫漢獻(xiàn)帝遷都開始,一直數(shù)落至銅雀臺分香賣履,使曹操無地自容。演述結(jié)束,判官仍收監(jiān)曹操,同時宣玉帝圣旨,召禰衡升天赴任而去。
(外扮判官引鬼上) 咱這里算子忒明白,善惡到頭來撒不得賴。就如那少債的會躲也躲不得幾多時,卻從來沒有不還的債。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別號火珠道人。平生以善斷持公,在第五殿閻羅天子殿下,做一個明白灑落的好判官。當(dāng)日禰正平先生與曹操老瞞對訐那一宗案卷,是咱家所掌。俺殿主向來以禰先生氣概超群,才華出眾,凡一應(yīng)文字,皆屬他起草,待以上賓。昨日晚衙,殿主對咱家說: 上帝舊用一伙修文郎,并皆遷次別用。今擬召劫滿應(yīng)補(bǔ)之人,禰生亦在數(shù)中,汝可預(yù)備裝送之資。萬一來召,不得有誤時刻。我想起來,當(dāng)時曹瞞召客,令禰生奏鼓為歡; 卻被他橫晴裸體,掉板掀槌,翻古調(diào)作 《漁陽三弄》,借狂發(fā)憤,推啞裝聾,數(shù)落得他一個有地皮沒躲閃。此乃豈不是踢弄乾坤、提大傀儡的一場奇觀! 他如今不久要上天去了,俺待要請將他來,一并放出曹瞞,把舊日罵座的情狀,兩下里演述一番,留在陰司中做個千古的話靶。又見得善惡到頭,就是少債還債一般,有何不可? 手下,與我請過禰先生,就一面放出曹操,并他舊使喚的一兩個人,在左壁廂伺候指揮。(鬼) 領(lǐng)臺旨。(下)(引生扮禰,凈扮曹,從二人上) (曹、從留左邊) (鬼) 稟上爺,禰先生請到了。(相見介,禰上座,判下陪云) 先生當(dāng)日借打鼓罵曹操,此乃天下大奇。下官雖從鞠問時左證得聞一二,終以未曾親睹為歉。(判立云) 又一件,而今恭喜先生為上帝所知,有請召修文的消息,不久當(dāng)行,而此事缺然,終為一生耿耿。這一件尚是小事。陰司僚屬并那些諸鬼眾,傳流激勸,更是少此一樁不可。下官斗膽敢請先生權(quán)做舊日行徑,把曹操也扮做舊日規(guī)模,演述那舊日罵座的光景,了此夙愿。先生意下如何?(禰) 這個有何不可! 只是一件,小生罵座之時,那曹瞞罪惡尚未如此之多,罵將來冷淡寂寥,不甚好聽。今日要罵呵,須直搗到銅雀臺分香賣履,方痛快人心。(判) 更妙,更妙。手下,帶曹操與他的從人過來。曹操今日要你仍舊扮做丞相,與禰先生演述舊日打鼓罵座那一樁事。你若是喬做那等小心畏懼,藏過了那狠惡的模樣,手下就與他一百鐵鞭,再從頭做起。(曹眾扮介)(稱) 判翁大人,你一向謙厚,必不肯坐觀,就不成一場戲耍。當(dāng)日罵座,原有賓客在座,今日就權(quán)屈大人為曹瞞之賓,坐以觀之,方成一個體面。(判) 這也見教得是。(揖云) 先生告罪,卻斗膽了也。(判左曹右舉酒坐,禰以常衣進(jìn)前將鼓) (曹喝云) 野生,你為鼓史,自有本等服色,怎么不穿? 快換! (校喝云) 還不快換! (禰脫舊衣,裸體向曹立) (校喝云) 禽獸,丞相跟前可是你裸體赤身的所在? 卻不道驢膫子朝東,馬膫子朝西? (禰) 你那頹丞相膫子朝南,我的膫子朝北。(校喝云) 還不換上衣服,買什么咀! (禰換錦巾、繡服、扁絳介) (唱)
【點(diǎn)絳唇】 俺本是避亂辭家,遨游許下。登樓罷,回首天涯,不想道屈身軀趴出他們胯。
【混江龍】 他那里開筵下榻,教俺操槌按板把鼓來撾。正好俺借槌來打落,又合著鳴鼓攻他。俺這罵一句句鋒芒飛劍戟,俺這鼓一聲聲霹靂卷風(fēng)沙。曹操! 這皮是你身兒上軀殼,這槌是你肘兒下肋巴,這釘孔兒是你心窩里毛竅,這板杖兒是你嘴兒上獠牙。兩頭蒙總打得你潑皮穿,一時間也酹不盡你虧心大。且從頭數(shù)起,洗耳聽咱。(鼓一通)
(曹) 狂生,我教你打鼓,你怎么指東話西,將人比畜? 我這里銅槌鐵刃,好不歷害! 你仔細(xì)你那舌頭和那牙齒! (判) 這生果是無禮。(禰唱)
【油葫蘆】 第一來逼獻(xiàn)帝遷都,又將伏后來殺,使郗慮去拿。唉,可憐那九重天子,救不得一渾家! 帝道:“后,少不得你先行,咱也只在目下。”更有那兩個兒,又不是別樹上花,都總是姓劉的親骨血,在宮中長大,卻怎生把龍雛鳳種,做一甕鲊魚蝦。(鼓一通) (曹) 說著我那一樁事了? (禰唱)
【天下樂】 有一個董貴人,是漢天子第二位美嬌娃,他該什么刑罰,你差也不差! 他肚子里又懷著兩三月小娃娃,既殺了他的爺,又連著胞一搭,把娘兒們兩口砍做血蝦蟆。(鼓一通)
(曹) 狂生,自古道風(fēng)來樹動; 人害虎,虎也要害人。伏后與董承等陰謀害俺,我故有此舉。終不然是俺先懷歹意害他? (判)丞相說得是。(禰) 你也想著他們要害你,為著什么來? 你把漢天子逼遷來許昌,禁得就是這里的鬼一般,要穿沒有,要吃沒有,要使用的沒有; 要傳三指大一塊紙條兒,鬼也沒得理他。你又先殺了董貴人,他們急了,不謀你待幾時! 你且說,說是天子無故要?dú)⒁粋€臣下,那臣下可好就去當(dāng)面一把手采將他媽媽過來,一刀就砍做兩段,世上可有這等事么? (判) 這又是狂生說得有理,且請一杯解嘲。(禰唱)
【那吒令】他若討吃么,你與他幾塊歪剌。他若討穿么,你與他一疋檾麻。 他有時傳旨么, 教鬼來與拿。 是石人也動心, 總癡人也害怕,羊也咬人家。(鼓一通)
(判) 丞相,這卻說他不過。(曹) 說得他過,我倒不到這田地了。(禰唱)
【鵲踏枝】 袁公那兩家,不留他片甲。劉琮那一答,又逼他來獻(xiàn)納。那孫權(quán)呵,幾遍幾乎。玄德呵,兩遍價搶他媽媽。是處兒城空戰(zhàn)馬,遞年來尸滿啼鴉。(鼓一通)
(曹) 大人,那時節(jié)亂紛紛,非只我曹操一人如此。(判) 這個俺陰司各衙門也都有案卷。(禰唱)
【寄生草】 仗威風(fēng)只自假,進(jìn)官爵不由他。一個女孩兒竟坐中宮駕,騎中郎直做了侯王霸,銅雀臺直把那云煙架,僭車旗直按倒朝廷胯。在當(dāng)時險奪了玉皇尊,到如今還使得閻羅怕。
(鼓一通) (判低聲吩咐小鬼,令扮女樂鼓吹介) (判) 丞相,女兒嫁做皇后,造房子大了些,這還較不妨。打鼓的,且停了鼓。俺聞得丞相有好女樂,請出來勞一勞。(曹) 這是往事,如今那里討? (判) 你莫管,叫就有。只要你好生縱放著使用他。(曹) 領(lǐng)臺命,分付手下叫我那女樂出來。(二女持烏悲詞樂器上) (曹) 你兩人今日卻要自造一個小令,好生彈唱著,勸俺們?nèi)啤?禰對曹蹋地坐介) (女唱) 那里一個大鵜鶘,呀一個低都,呀一個低都。變一個花豬,低打都,打低都,唱鷓鴣。呀一個低都,呀一個低都。唱得好時猶自可,呀一個低都,呀一個低都。不好之時低打都,打低都,喚王屠。呀一個低都,呀一個低都。(曹) 怎說喚王屠? (女) 王屠殺豬。(進(jìn)判酒) (又一女唱) 丞相做事太心欺,呀一個蹺蹊,呀一個蹺蹊。引惹得旁人蹺打蹊,打蹺蹊,說是非。呀一個蹺蹊,呀一個蹺蹊。雪隱鷺鷥飛始見,呀一個蹺蹊,呀一個蹺蹊。柳藏鸚鵡蹺打蹊,打蹺蹊,語方知。呀一個蹺蹊,呀一個蹺蹊。(曹) 這兩句是舊話。(女)雖是舊話卻貼題。(曹) 這妮子朝外叫。(女) 也是道其實,我先首免罪。(進(jìn)曹酒) (一女又唱) 抹粉搽脂只一會兒紅,呀一個冬烘,呀一個冬烘。(又一女唱) 報恩結(jié)怨烘打冬,打冬烘,落花的風(fēng)。呀一個冬烘,呀一個冬烘。(二女合唱) 萬事不由人計較,呀一個冬烘,呀一個冬烘。算來都是烘打冬,打冬烘,一場空。呀一個冬烘,呀一個冬烘。(二女各進(jìn)酒) (判) 這一曲才妙。合著咱們天機(jī)。(曹) 女樂且退,我倦了。(判笑介,稱起立云) 你倦了,我的鼓兒罵兒可還不了。(唱)
【六幺序】 哄他人口似蜜,害賢良只當(dāng)耍。把一個楊德祖立斷在轅門下,磣可可血唬零喇。孔先生是丹鼎靈砂,月邸金蟆,仙觀瓊花。《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他兩人嫌隙,于你只有針尖大,不過是目嘮噪,有甚爭差。一個為忒聰明,參透了“雞肋”話,一個則是一言不洽,都雙雙命掩黃沙。(鼓一通)
(判)丞相,這一樁卻去不得。(曹)俺醉了,要睡了。(打盹介) (判) 手下采將下去,與他一百鐵鞭,再從頭做起。(曹慌介,云)我醒我醒。(判) 你才省得哩。(禰唱)
【幺】哎,我的根芽兒也沒大兜搭,都則為文字兒奇拔,氣概兒豪達(dá),拜帖兒長拿,沒處兒投納。繡爺金撾,東閣西華,世不曾掛齒沾牙。唉,那孔北海沒來由也! 說有些緣法,送在他家。井底蝦蟆也,一言不洽,怒氣相加。早難道投機(jī)少話,因此上暗藏刀,把我送與黃江夏。又逢著鸚鵡撩咱,彩毫端滿紙高聲價。竟躬身持觴勸酒,俺擲筆還未了杯茶。(鼓一通)
(判)這禍從這上頭起。唉! 仔細(xì)《鸚鵡賦》害事。(禰唱)
【青哥兒】 日影移窗欞,窗欞一罅。賦草擲金聲,金聲一下。黃祖的心腸忒狠辣,陡起鱗甲,放出槎枒。香怕風(fēng)刮,粉怪娼搽。士忌才華,女妒嬌娃。昨日菩薩,頃刻羅剎。哎! 可憐俺禰衡的頭呵,似秋盡壺瓜,斷藤無計再生發(fā),霜檐掛。(鼓一通)
(判) 這賊原來這每巧弄了這生。(曹) 大人,這也聽他不得。俺前日也是屈招的。(判) 這般說,這生的頭也是自家掉下來的? (曹) 禰的爺,饒了吧么! (判) 還要這等虛小心,手下鐵鞭在那里! (曹慌作怒介) 狂生,俺也有好處來。俺下令求賢,讓還三州縣,也埋沒了俺。(禰唱)
【寄生草】你狠求賢為自家,讓三州值什么。大缸中去幾粒芝麻吧,饞貓哭一會慈悲詐,饑鷹饒半截肝腸掛,兇屠放片刻豬羊假。你如今還要哄誰人,就還魂改不過精油滑。(鼓一通)
(判)痛快,痛快,大杯來一杯,先生盡著說。(禰唱)
【葫蘆草混】你害生靈呵,有百萬來的還添上七八。殺公卿呵,那里查,借厫倉的大斗來斛芝麻,惡心肝生就在刀槍上掛,狠規(guī)模描不出丹青的畫,狡機(jī)關(guān)我也拈不盡倉猝里罵。曹操,你怎生不再來牽犬上東門, 閑聽唳鶴華亭埧?卻出乖弄丑, 帶鎖披枷。 (鼓一通)
(判) 老瞞,就教你自家處此,也饒自家不過了。先生盡著說。(禰唱)
【賺煞】 你造銅雀要鎖二喬。誰想道夢巫峽羞殺,靠赤壁那火燒一把。你臨死時和些歪刺們話離別,又賣履分香待怎么? 虧你不害羞,初一十五,教望著西陵,月月的哭他。不想這些歪刺們呵,帶衣麻就摟別家。曹操,你自說么,且休提你一世的賢達(dá),只臨了這一樁呵,也該幾管筆題跋。咳,俺且饒你吧,爭奈我《漁陽三弄》的鼓槌兒乏。
(末粉閻羅、鬼使上) (判) 手下,快把曹操等收監(jiān)。(鬼) 稟上老爹,玉帝差人召禰先生。殿主爺說,刻限甚急,教老爹這里徑自厚貲遠(yuǎn)餞,記在殿主爺?shù)闹?yīng)簿上。爺呵會勘事忙,不得親送,教老爹多上復(fù)先生,他日朝天,自當(dāng)謝過。(判) 知道了,你自去回話。(鬼應(yīng)下) (判) 叫掌簿的,快備第一號的金帛與餞送果酒伺候。(內(nèi)應(yīng)介) (小生扮童,旦扮女,捧書節(jié)上云)漢陰江草搖春日,天帝親聞鸚鵡筆; 可知昨夜玉樓成,下用隴西李長吉。咱兩人奉玉帝符命,到此召請禰衡,不免徑入宣旨。那一個是第五殿判官? (判跪介) (二使) 玉帝有旨,召禰衡先生。你請他過來,待俺好宣旨。(禰同判跪,二使付書介) 禰先生,上帝有旨召見,你可受了這符冊自看,臨到卻要拜還。就此起行,不得有違時刻。(童唱)。
【耍孩兒】文章自古真無價,動天廷玉皇親迓。飛鳧降鶴踏紅霞,請先生即便登遐。修葺了舊銜螭首黃金閣,準(zhǔn)辦著新鲊鲊麟羔白玉叉,倒瓊漿三奏鈞天罷。校書郎侍玉京香案,支機(jī)女倚銀漢仙槎。(內(nèi)作細(xì)樂) (女唱)
【三煞】 禰先生,你挾鴻名懶去投,賦鸚哥點(diǎn)不加,文光直透俺三臺下。奇禽瑞獸雖嘉兆,倚馬雕龍卻禍芽。禰先生,誰似你這般前兇后吉?這好花樣誰能搨,待棗兒甜口,已橄欖酸牙。(禰唱)
【二煞】 向天門漸不遙,辭地主痛愈加,幾時再得陪清話? 嘆風(fēng)波滿獄君為主,已后呵,倘裘馬朝天我即家。小生有一句說話。(判) 愿聞。(禰) 大包容饒了曹瞞吧。(判) 這個可憑下官不得。(禰) 我想眼前業(yè)景,盡雨后春花。(判唱)
【一煞】諒先生本泰山,如電目一似瞎。俺此后呵,掃清齋,圖一幅尊容掛。你那里飛仙作隊游春圃,俺這里押鬼成群鬧晚衙。怎再得邀文駕? 又一件,倘三彭誣枉,望一筆涂抹。
這里已到陰陽交界之處,下官不敢越境再送。(禰) 就請回。(判) 俺殿主有薄贐,令下官奉上,伏望俯納。下官自有一個小果酒,也要仰屈三杯,表一向侍教的薄意。(禰) 小生叨向天廷,要贐物何用? 仰煩帶回。多多拜上殿主,攜榼該領(lǐng),卻不敢稽留天使。(判) 這等就此拜別了。(各磕頭共唱)
【尾】 自古道勝讀十年書,與君一夕話。提醒人多因指驢說馬,方信道曼倩詼諧不是耍。(禰下)
(判白)
看了這禰正平漁陽三弄,
笑得我察判官眼睛一縫。
若沒有狠閻羅刑法千條,
都只道曹丞相神仙八洞。(下)
算子: 計數(shù)用的籌碼。此意為謀劃、計算。修文郎: 傳說中天上或地府設(shè)的一種官職,主要掌管起草典章文書。銅雀臺: 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鄴城所建造,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分香賣履: 曹操臨終有遺令稱,“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xué)作組履賣也。” 許下: 許都,為當(dāng)時東漢國都。在今河南省許昌市。登樓: 王粲離西京赴荊州避難,久不為用,因作 《登樓賦》,以抒幽懷。暗用此典,喻漂泊身境。“屈身”句: 《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少時,為淮陰屠中子弟辱,從其胯下俯伏而過。獻(xiàn)帝遷都: 建安元年 (196),漢獻(xiàn)帝被曹操挾持遷都許昌。伏后: 伏皇后給其父伏完遞密信,欲除曹操,事泄露,伏皇后及其二子被郗慮所殺。董貴人: 漢獻(xiàn)帝的妃嬪。其兄董承受帝密詔除曹,事敗未成,兄妹均被害。袁公那兩家: 指袁紹、袁術(shù)。劉琮: 荊州太守劉表次子。騎中郎: 皇帝的侍衛(wèi)官。僭車旗: 曹操出行的車旗儀仗超過規(guī)定的限度。僭,超過。楊德祖:楊修,字德祖,才華橫溢,任曹操主簿,為曹忌恨殺害。孔先生: 指孔融,曾任北海相,后觸怒曹操,遭殺害。“《易》奇”兩句: 引用唐韓愈 《進(jìn)學(xué)解》中語,喻孔融博學(xué)能文。參透了雞肋話: 《三國志·武帝紀(jì)》注,曹操攻劉備干漢中,久而無功,欲回軍北上,以“雞肋”為口令,眾皆不明其意,唯楊修察知曹無心戀戰(zhàn)。參透,識破。繡斧金撾: 《漢書·武帝紀(jì)》載,武帝遣直指使者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撲。后皇帝所派巡察官吏常以“繡斧”稱。撾,杖、鞭。東閣西華: 借指炙手可熱的權(quán)貴。東閣,武帝時丞相公孫弘延請賢人之所。西華,明紫禁城西門。黃江夏: 黃祖,曾任江夏太守。羅剎: 佛教所指的惡鬼名。牽犬上東門: 《史記·李斯傳》載,“斯與其子俱執(zhí),顧謂曰:‘吾欲與若,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唳鶴華亭: 《晉書·陸機(jī)傳》載,陸機(jī)華亭人,遇害前,感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fù)聞乎!” 二喬: 指漢太尉橋玄二女,即大喬、小喬,后分別嫁孫策和周瑜。教望著西陵: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引《鄴都故事》載,曹操死前遺囑將其葬于鄴之西崗,諸妾伎居銅雀臺,早晚供祭,月一、十五樂歌于靈前; 諸子時時瞻望西陵墓地。
鸚鵡筆: 黃祖子黃射宴請賓客,有人進(jìn)獻(xiàn)鸚鵡,禰衡即提筆作 《鸚鵡賦》。此形容禰才思俊捷,立筆成賦。玉樓成: 李商隱《李長吉小傳》載,李賀,字長吉,死時見緋衣人傳玉帝詔令,謂白玉樓筑成,召其上天作記。遂卒。飛鳧: 傳說東漢葉縣令王喬有神仙術(shù),常自縣至京師,化鞋為鳧,乘鳧而往。此借喻禰飛升天宇。螭 (chi癡) 首: 螭,傳說中龍的一種。古代建造殿閣常在其上刻鑿螭首花飾。校書郎: 古時掌管校勘書籍、訂正訛誤的官職。支機(jī)女: 《荊楚歲時記》載,漢代張騫乘槎泛游至銀河,遇織女贈支機(jī)石而歸。倚馬: 《世說新語》載,東晉桓宣武北征,令袁虎倚馬作露布文,其“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后喻為文思敏捷。雕龍: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戰(zhàn)國齊人騶奭撰寫的文章“飾若雕鏤龍文”。后喻為文章華美。三彭: 道教以為人體內(nèi)有三尸神作崇。上尸名彭倨,在頭中; 中尸名彭質(zhì),在腹中; 下尸名彭矯,在足中,故稱“三彭”。三尸窺伺人的罪過,遂向天帝稟報。曼倩: 西漢東方朔,字曼倩。常用詼諧滑稽言辭勸諫武帝。
《狂鼓史》是明代著名戲劇家徐渭的代表作,屬《四聲猿》之一。作者采擷三國故事,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擊鼓罵曹的精彩場面,成功地塑造了桀傲狂放、才華橫溢、忠直正義的一代名士禰衡的形象。其豪俠悲壯之氣橫貫全篇,感人至深。禰衡 (173—198),漢末文學(xué)家,山東德平人。少有才辯,長于筆札,性剛傲物。曹操欲見之,衡自稱狂病。后被好友孔融推薦給曹操去招降喜好結(jié)納名流的劉表。召見時,操不命坐,故意輕慢禰衡,令他充任鼓吏以辱之。衡不推辭,應(yīng)聲而去。來日,操于省廳上大宴賓客。衡舊衣而入,裸立斥操,擊鼓為《漁陽三撾》,音節(jié)殊妙,淵淵有金石聲。坐客聽之,莫不慷慨流涕。操怒,強(qiáng)送他到荊州劉表處。劉表不喜,但他識破了曹操因怕受害賢之名而用的借刀殺人計,于是令禰衡去見江夏太守黃祖,終被殺,葬于鸚鵡洲邊,一代才華就這樣珠碎煙消,“惟有無情碧水流。”在眾多的歷史人物中,徐渭特意選中禰衡和曹操做劇中主人公,具有深刻用意,正如劇末所指:“提醒人多因指驢說馬。方信道曼倩詼諧不是耍。”那么此劇究竟寓意何在呢?
韓愈在 《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狂鼓史》則是不平則鳴的典型劇作。此劇據(jù)近人考證,是作者為他的好友沈煉被嚴(yán)嵩迫害至死而作的。徐渭所處的時代,奸臣嚴(yán)嵩和其子嚴(yán)世蕃把持朝政二十一年之久。他們殘害忠良,禍國殃民。剛直不阿的朝官沈煉,上疏痛陳嚴(yán)嵩十大罪狀,并常常在酒宴等公開場合揭露其罪行,引起權(quán)奸痛恨。于是嚴(yán)世蕃假手被收買的黨羽楊順、路楷,以謀反罪名將沈煉及其二子殺害。并且相繼殺害了楊繼盛等正直官吏。徐渭寫了許多悼詩,寄托對至友的哀思和表達(dá)對權(quán)奸的痛恨,其中悼念沈煉的 《哀沈參軍青霞》 中有詩句:“參軍青云士,直節(jié)凌邃古。伏闕兩上書,裸裳三弄鼓。”“借劍師傅驚,罵座丞相怒。”他還在吊沈煉的祭文中寫道:“而公之死也,詆權(quán)奸而不已,致假手于他人,豈非激裸罵三弄,大有類于撾鼓之禰衡耶?”拿這一詩一文與他寫于同一時期的 《狂鼓史》并觀,顯然,他是以禰衡比擬沈煉,歌頌其揭露嚴(yán)嵩的勇氣; 以曹操比擬嚴(yán)嵩,揭露其借刀殺人的陰險。以上看法持之有據(jù),令人信服。但也并非僅此而已。縱觀全劇,再聯(lián)系作者生平際遇來看,徐渭也是以禰衡來自比,為自己的懷才不遇,潦倒終生憤而揮筆,一抒積怨,表達(dá)其對社會現(xiàn)實的強(qiáng)烈不滿。這也是理解作品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徐渭與禰衡有許多類似之處。禰衡“天文地理,無一不通; 三教九流,無所不曉; 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顏。不可與俗子共論。”劇中的禰衡與曹操對訐時,“一句句鋒芒飛劍戟”,“數(shù)落得曹操有地皮沒躲閃”,只得自嘲:“說得他過,我倒不到這田地了。”徐渭則被時人稱為“越中十才子”,不但辯才無出其右者,而且長于詩、文、書、畫。清人鄭板橋對他的人品和才華都極為嘆服。稱頌他的文章書畫“無古無今獨(dú)逞”,甚至曾刻“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印章一枚以明心志。然而徐渭卻坎坷一生。他屢應(yīng)鄉(xiāng)試不中,二十五歲因訴訟破產(chǎn)入獄,連個秀才“青衿”也被剝?nèi)ァM砟旮F愁,衣食無著。他雖通軍事,善奇謀,卻僅能為一幕僚。據(jù) 《明史·徐渭傳》載,他由于明代黨爭的株連,精神受到強(qiáng)烈壓抑,“遂發(fā)狂”,曾親手“擊殺繼妻,論死系獄,里人張元汴力救得免。”他還“引巨錐刺耳,深數(shù)寸”,又以椎自戕,“皆不死”。真是“拔取金刀眉目割,破頭顱血迸苔花冷。”這位一代才華也竟如禰衡一樣,被黑暗腐敗的社會所毀滅。劇中禰衡在【點(diǎn)絳唇】 里唱道:“登樓罷,回首天涯,不想道屈身軀趴出他們胯。”這實際與徐渭的遭遇如出一轍。再看 【青哥兒】 唱詞:“士忌才華,女妒嬌娃,昨日菩薩,頃刻羅剎。哎,可憐俺禰衡的頭呵! 似秋盡壺瓜,斷藤無計再生發(fā),霜檐掛。”作者哀嘆禰衡命運(yùn)多舛,未嘗不滴淌著自己的聲聲血淚。
徐渭徒有凌云壯志,在現(xiàn)實中得不到滿足,便把他希望得到尊重和重用的熱望寄托在幻想之中,讓劇中的禰衡被五殿閻羅天子待以上賓; 被判官請在上座,而判官只陪坐在下; 他的《鸚鵡賦》“動天庭玉皇親迓”。相傳黃祖的長子在長江邊大會賓客時,有人獻(xiàn)鸚鵡,禰衡作賦。其地因此命名為鸚鵡洲。據(jù)《后漢書·禰衡傳》說他作《鸚鵡賦》文不加點(diǎn)。意即一氣呵成,不須涂改。因此劇中寫禰衡因“無價文章”而被召入天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劇中禰衡死后升天,而曹操死后并非進(jìn)入“神仙八洞”,而是在“姓察名幽,字能平”的判官的鐵鞭下受苦。人間的不平在陰間卻有人“善斷持公。”這些當(dāng)然表現(xiàn)了作品歌頌沈煉,貶斥嚴(yán)嵩的懲惡揚(yáng)善的主旨。但是劇中所寫禰衡先兇后吉,“倚馬雕龍卻禍芽”,受閻羅禮遇,判官崇敬,被召入天庭重用為修文郎的原因,卻主要是由于他的才華。是由于“漢陽江草搖春日,天帝親聞鸚鵡筆。”著意寫禰衡終于懷才有遇,就足以證明作者也欲借古人之酒杯,來澆自身之塊壘,并寄托神思與向往。所以說徐渭以禰衡自比的寫作意圖也是顯而易見的。
《狂鼓史》在藝術(shù)方面也很有特色:
一、結(jié)構(gòu)緊湊嚴(yán)整而靈活的戲中戲。作品打破了元雜劇的體例,僅有一折,又可分為三層: (一) 從開頭到“卻斗膽了也”,寫判官請禰衡升天前重演唱罵曹的情狀; (二) 從“判左曹右舉酒坐”到“爭奈我《漁陽三弄》的鼓槌兒乏”,寫禰衡擊鼓十一通,歷數(shù)曹操一生罪狀;(三) 從“末扮閻羅鬼使上”到結(jié)束,寫禰衡升天任修文郎。
作者借助豐富奇特的想象,在第一層就把這場戲中戲安排就緒,達(dá)到了人物、時間、地點(diǎn)的高度集中,很便于舞臺演出。作者還通過禰衡說明:“小生罵座之時,那曹瞞罪惡尚未如此之多,罵將來冷淡寂寥,不甚好聽,今日要罵呵,須直搗到銅雀臺分香賣履,方痛快人心。”這種符合藝術(shù)真實的構(gòu)思,在史實基礎(chǔ)上進(jìn)行高度集中,既可使鼓詞酣暢淋漓,又增強(qiáng)了劇情發(fā)展的可信性。
第二層從正面描寫禰衡,側(cè)面描寫曹操。前六通鼓主要揭露曹操圖謀篡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世奸雄面目,和兇殘冷酷的性格。他帶劍入宮,用白練勒死懷孕五月的董貴人,后來又亂棒打死伏皇后和兩位皇子,讓女兒曹節(jié)做了皇后。自己則從一個小小的騎中郎升至丞相高位,滅袁紹,降劉琮,直逼孫權(quán)和劉備,致使“是處兒城空戰(zhàn)馬,遞年來尸滿啼鴉”。鼓詞“一聲聲霹靂卷風(fēng)沙”,表現(xiàn)了作者對惡勢力的憎恨。六通鼓后,作者讓判官安排兩個小鬼扮做女樂唱小曲并敬酒,使悲憤沉雄的氣氛一變而為輕松詼諧,顯得有張有弛。這就避免了由禰衡一唱到底的單調(diào)沉悶形式。女樂先輪唱,后合唱,自然切貼地延續(xù)罵曹情節(jié),與鼓詞相映生輝,結(jié)構(gòu)緊湊而又靈活多變。最后的五通鼓波瀾起伏。先用漸趨舒緩的語勢揭露曹操殺害賢士楊修和孔融,以及假手黃祖殺害禰衡的狹隘和陰險。語句凄婉,令人痛心疾首。接著作者在 【寄生草】 和 【葫蘆草混】 這最后兩通鼓中用一連串排比和比喻把劇情推向高潮,大氣磅礴地表現(xiàn)了對奸臣的切齒痛恨。他用“饞貓”、“饑鷹”、“兇屠”給曹操畫像,用“斛芝麻”比喻曹操殺人之多。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者,也免不了“出乖露丑、帶鎖披枷”的一天。當(dāng)然,作品中曹操的形象,并非曾在中國歷史上起過進(jìn)步作用的一代雄才曹操。作者不過借以表達(dá)對現(xiàn)實生活中黑暗勢力的否定和詛咒罷了。
二、聲情激越而幽默詼諧; 語言潑辣橫肆、生動明快。只看劇目,已具力透紙背、聲震九霄之效。“漁洋三弄”即“漁洋參 (can)撾”,“參撾”是擊鼓之法。庾信曾有“聲煩 《廣陵散》,杵急 《漁陽摻》”的詩句。可見其屬于節(jié)奏迫急的鼓曲。這樣的鼓曲,再由狂鼓史擊之,難怪明代祁彪佳說:“吾不知其何以入妙,第覺紙上淵淵有金石聲。”袁宏道也認(rèn)為“《漁陽弄》語氣雄越,擊壺和筑,同此悲歌。“劇中”九重天子救不得一渾家”,“把娘兒們兩口砍做血蝦蟆”等曲詞,流暢動人,明白如話,都深得后人贊賞。劇作也不失幽默詼諧和生動明快。曹操在森羅殿中,被判官用鐵鞭強(qiáng)逼著演述當(dāng)年罵座事時,還時時狡辯抵賴,為逃避斥責(zé),又幾次佯裝“俺醉了”,“要睡了”,皆足以令觀眾解頤。他臨死還不忘奢侈享樂的生活,要姬妾們“初一十五望著西陵月月的哭他”,但“不想這些歪刺們啊,帶衣麻就摟別家”。真是嘻笑怒罵,皆成文章。特別是女樂的唱曲,反復(fù)運(yùn)用“低打都,打低都”等襯詞,優(yōu)美和諧,有著濃郁的民歌風(fēng)味。小曲似信手拈來,卻用得恰到好處。如“那里一個大鵜鶘,變一個花豬唱鷓鴣。唱得好時猶自可,不好之時喚王屠……王屠殺豬”。這樣的唱段,實乃暗含揶揄、諷刺曹操的清新傳神之妙筆。當(dāng)然諸如“萬事不由人計較,算來都是烘打冬,打冬烘,一場空”等語句,流露出消極無常的思想傾向,這些又當(dāng)別論。
明代王驥德在《曲律》卷四中說:“徐天池先生《四聲猿》,故是天地間一種奇絕文字。”清代李調(diào)元則在《雨村曲話》卷下說:“《四聲猿》中,應(yīng)以禰衡劇為最。”從作者構(gòu)劇與駕馭語言的高超水平看來,這些評論也非過譽(yù)之詞。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出驚夢)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汪廷訥·獅吼記(第十三出鬧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