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
洞庭老龍的女兒三娘,嫁給涇河老龍的兒子為妻。婚后,遭到虐待,被罰在涇河岸邊牧羊,面容憔悴,痛苦萬分。落第書生柳毅偶然相遇,于是帶著龍女的書信來到洞庭湖邊,敲響金橙樹。在巡海夜叉的導引下,步入龍宮,說明緣由。洞庭老龍夫婦特別悲痛。龍女的叔父錢塘火龍怒火萬丈,遂率領水卒打敗了涇河小龍,并一口把它吞噬。龍女三娘被救回宮,洞庭龍君大排筵席,款待柳毅,并欲招為賢婿。柳毅卻婉言謝絕。回鄉后,黯然失神,相思難熬,母親為他聘娶范陽盧氏之女為妻,及至見面,才知新婦是龍女化身。一家喜慶團圓。
(柳毅上,云) 小生柳毅,自離了龍女三娘,可早來到這洞庭湖也。原來這湖口上果然有一座廟宇。廟前有一株金橙樹。這等看起來,那龍女所云,真不虛矣。我如今取出這金釵兒擊響此樹咱。(做擊科) (凈扮夜叉上,詩云) 湖上顯神通,作浪與興風,不識蝦元帥,唯言鱉相公。小圣乃巡海夜叉是也,不知甚人擊響金橙樹,小圣分開水面,我是看咱。兀那廝,你是何人,為什么擊響這金橙樹? (柳毅云) 小生是淮陰秀才,叫做柳毅。我要見你洞庭君,自有說的話哩。(夜叉云) 兀那秀才,你合著眼跟的我去來。(同下) (外扮洞庭君同老旦扮夫人上,云) 吾神乃洞庭湖老龍是也。今有我女孩兒龍女三娘,嫁與涇河小龍為妻。自從去后,音信皆無,使我甚是放心不下。今日時當卓午,我聽太陽道士講《道德經》 未完,傳報有人擊響金橙樹,我已著巡海夜叉問去了,這早晚敢待來也。(夜叉同柳毅上) (夜叉云) 兀那秀才,你則在這里候著。(柳毅云) 理會的。(夜叉做報科,云) 喏! 報的上圣得知,有一秀才擊響金橙樹,他說要親見上圣,自有話說。(洞庭君云) 著他過來。(柳毅見驚拜科)(老龍云)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秀才,你是那里人氏? 涉險而來,何以教我? (柳毅云) 小生淮陰人氏,姓柳名毅,因落第東歸,偶打涇河岸過,見一婦人,乃是龍女三娘,在那里牧羊,折倒的容顏憔瘦,全不是往日了,著我捎帶一封家書來,尊神請看。(做遞書科,洞庭君接與夫人同看,做驚悲科) (老龍云)有這等事! (做謝科,云) 秀才,多虧你也! 寄書到此,遠路勞神。(夫人哭云) 嗨,我的兒,似此呵怎了也! (洞庭君云) 住住住! 夫人休得大驚小怪,恐防兄弟火龍知道。兀那秀才,且請到明珠宮少坐。左右,一壁安排茶飯,款待秀才也。(夜叉同柳毅暫下) (外扮錢塘君上,詩云) 滿目霞光籠宇宙,潑天波浪滲人魂; 鼻中沖出千條焰,翻身卷起萬堆云。吾神乃火龍是也。哥哥是洞庭老龍。為什么將俺閉居在此? 只因俺在唐堯之時,差行了雨,害得天下洪水九年,因此一向罰在這錢塘水簾洞受罪。今日無什事,到洞庭湖探望哥哥走一遭去,可早來到也。夜叉報復去,道我來了也。(夜叉做報科,云) 喏! 報的上圣得知,有錢塘火龍來了也。(洞庭君云) 道有請。(夜叉云) 請進。(做見科,云) 哥哥,嫂嫂,小圣來了也。(洞庭君云) 兄弟請坐。(錢塘君云) 哥哥,這海藏里怎生有一陣生人氣? (洞庭君云)兄弟,俺這里有一凡間秀才,說著緊要的事。兄弟,你且回避咱。(錢塘君云) 您兄弟知道。我出的這門來,且不去,我在這里聽他說什么? (洞庭君云) 夫人,適間柳先生說俺女孩兒折倒的憔悴了也。(夫人云) 俺女孩兒書上明說,涇河小龍惑于嬖妾,琴瑟不和,罰在涇河岸上牧羊。(做悲科,云) 想我女孩兒怎么受得這般羞辱? 大王何不早早差人接取回來? (洞庭君云)夫人說輕些,則俺錢塘兄弟在此,倘或被他知道,撥動他這個性子。可怎了也? (錢塘君云) 原來是這等。頗奈涇河小龍無禮,著我龍女三娘在于涇河岸上牧羊,辱沒我的面皮。哥哥,你便瞞我,我卻忍不得了也。則今日點就本部下水卒,我頓開鐵鎖,直奔天堂,親見上帝,訴我衷腸,說他無義業畜,怎敢著我龍女牧羊? 忙將水卒點,不索告龍王,管取涇河岸,翻作漢洋江。(下)(夜叉云) 喏! 報的上圣得知,有火龍領本部下水卒,與涇河小龍斗勝去了也。(洞庭君云)這等可怎么了? 那柳秀才且莫要他知道,恐怕一場廝殺非小,驚動上客,不當穩便。一壁點起水卒,接應兄弟去走一遭。(詩云) 聽言罷忙離海藏,駕云霧空中自降,若走了涇河小龍,直趕到九重天上。(同夫人夜叉下) (小龍領水卒上云) 我是涇河小龍是也。為因龍女三娘不肯隨順,罰她在涇河岸上牧羊,不知那一個天殺的與他寄信回去?今有錢塘大龍到來,要和我斗勝。大小水卒,聽吾神旨,擺開陣勢。火龍這早晚趕待來也。(錢塘君上、云)水卒,一字兒擺開者。兀那業畜,量你到的那里?我與你交戰咱。(調陣子科)(小龍云) 我近不得他,走走走! (下) (錢塘君云) 這廝神通淺短,法力低徽,近不的吾神走了也,我不管那里趕將他去。(下) (小龍慌上,云)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近不的他,我如今走那里去? 只得變做個小蛇兒,往這淤泥里躲了罷。(錢塘君上,云) 趕到這里,可怎生不見了? (做看科,云) 原來這廝害怕,變做個小蛇兒,躲在這淤泥里,便待干罷,我且拿起來,只一口將它吞于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 我如今收兵奏凱,回俺哥哥話去也。(下) (涇河老龍上,云) 吾神涇河老龍是也。今有錢塘火龍與俺小龍斗勝,未知勝敗,我使的雷公電母看去了。這旱晚敢來報捷也。(正旦改扮電母,兩手持鏡上,云) 這一場廝殺,非同小可也呵。(唱)
【越調斗鵪鶉】 他兩個天北天南,海西海東,云閉云開,水淹水沖,煙罩煙飛,火燒火烘,卒律律電影重,古突突霧氣濃,起幾個骨碌碌的轟雷,更一陣撲簌簌的怪風。
【紫花兒序】 險驚殺了負薪的樵子,慌殺了采藥的仙童,嚇殺了撒網的漁翁。全不見紅蓮映日,翠蓋迎風。遮籠,都是那鬼卒神兵四下攻。則俺這兩只腳爭些兒踏空,可擦擦墜落紅塵,(帶云)報、報、報。喏! (唱) 兀的不跌破了我青銅。
(老龍云) 電母,你從云霧中來,看道那一家喜色旺氣? 雷公電母顯靈通,掣電轟雷縹緲中; 兩陣相持分勝敗、盡在來神啟口中,這場廝殺,是那一家敗,那一家勝? 你可喘息定了; 慢慢的說一遍咱。(電母云)端的這一場好斗勝也。(唱)
【小桃紅】那小龍大開水殿飲金鐘,廝瑯瑯幾部笙歌送。不覺的天邊黑云重,昏鄧鄧敢包籠,忽剌剌半空霹靂聲驚動; 古都都揭了瓦隴,吸哩哩提了斗栱,滴溜溜早翻過水晶宮。
(老龍云) 那火龍火勢勇烈,俺小龍不忿爭強。這壁廂火光燦燦接天關,那邊廂風雨颼颼迷地角。端的是江翻海沸,地烈山搖。火龍怎生發怒? 小龍怎的支持? 電母,你慢慢地再說一遍與我聽。(電母唱)
【紫花兒序】 忽的呵陰云伏地,淹的呵洪水滔天,騰的呵烈火飛空。涇河龍逃歸碧落,錢塘龍趕上蒼穹。兩條龍的威風,怕不諕殺了鱉大夫、龜將軍、鼉相公。這其間各賭神通,早翻過那海島十洲,只待要拔倒了華岳三峰。
(老龍《西江月 》詞云)那火龍倚仗他狂煙烈火,俺小龍施展他驟雨飄風。火來雨去氣洶洶,各自當場賣弄。火起雨能相滅,雨飛火又來攻,二龍爭斗在長空,還是誰家最勇? 俺小龍神通廣大,變化多般,量火龍到的那里? 你且喘息定了,再說一遍。(電母唱)
【鬼三臺】 兩條龍身軀縱、震的那乾坤動,惡哏哏健勇,赤焰焰滿天紅,一撞一沖,則教你心如鐵石也怕恐,便有那銅山鐵壁都沒用。錢塘龍逆水忙截, 涇河龍淤泥里便(gong鞏)。
(老龍云) 當日 那龍女三娘在涇河岸上牧羊,他父母都在洞庭湖中,相隔遙遠,若沒個人與他寄信,怎生知道? 你慢慢的再說一遍。(電母云) 上圣不厭絮煩,聽俺說來。(唱)
【調笑令】 叵奈那業龍,說與俺老家公,則為這龍女三娘惹下禍叢。想他在涇河岸上愁千種,悶懨懨蹙損眉峰,暗修下訴控雙親書一封,哭啼啼盼殺賓鴻。
(帶云) 這寄書人,俺也打聽來,他是淮陰人氏,叫做柳毅。(唱)
【禿廝兒】恰是三娘命通,更和那柳毅兩下相逢。可是他從頭至尾言始終,寄書到洞庭中也么龍宮。
(老龍云) 原來是凡人柳毅,與他寄書到洞庭湖去。不知他那父母見了書呈,可是怎生? (電母唱)
【圣藥王】 爺讀了怒滿胸,娘聽了珠淚傾,是他那哭聲兒吹入翠簾籠。 錢塘龍忿氣雄, 粗鐵索似撧蔥, 早磕塔頓開金鎖走蛟龍, 撲騰的飛過日華東。
(老龍云) 那火龍雖則英勇,俺涇河龍呼的風,喚的雨,駕的霧,部下水卒鬼兵,神勇變化,怎的便弱與他? 你再說一遍,我試聽咱。(電母唱)
【拙魯速】 則咱這水卒有兩三重,鬼兵有數百種,并沒那半星兒放松,一謎里便沖,無非是魚鱉黿鼉共隨從,緊攔縱,陣面上交攻,將他來苦淹淹廝葬送。
【幺篇】 落陣處亂蓬蓬,著傷處鬧茸茸。他每都扣斷紅絨,揢撒了熟銅,弦絕了雕弓,劍缺了霜鋒。將他來難移難動,沒缺沒空,廝推廝擁,劈丟撲冬,水心里打沐桶。
(老龍做悲科,云) 誰想俺家輸了也。兀那電母,如今俺小龍在那里? (電母云) 還想小龍哩! 他趕的慌了,變做一條小蛇,藏在淤泥里面,被火龍一口吞入腹中,好可憐人也! (唱)
【收尾】 則他走金蛇電影內將神威弄,你覷那霸橋北涇河岸東。俺只見淹淹血水渲做江湖,和著這滾滾的尸骸煉做丘冢。(下)
(老龍云) 誰想我水府事情,倒落凡人之手,坑殺小龍兒也! 且索寧奈,慢慢尋個計策,報仇便了。(詩云) 何處一腐儒,公然敢寄書? 滅我潛龍種,搶去牧羊奴。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終當逞威力,填滿洞庭湖。(下)
卓午: 正午。折倒: 又作折到,折磨,摧殘。海藏: 指龍宮。嬖妾: 寵妾。琴瑟: 喻指恩愛夫妻。《詩經·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頗奈: 即叵奈,可恨、豈有此理。調陣子: 元雜劇的表演程式,指舞臺上的排兵布陣,雙方交戰。便待干罷: 即更待干罷,怎能罷休。卒律律: 形容風、火急促猛烈的聲音。青銅: 古時多用青銅制作鏡子,故名。斗栱: 柱頭上頂著屋梁的方木。碧落: 喻指天空。鼉 (tuo佗): 類似鱷魚的兇猛動物。 (gong鞏): 鉆。 賓鴻: 此指鴻雁。 撧蔥: 折斷蔥, 形容不費氣力。撧, 折斷, 拗折。 日華: 太陽光華。 落陣: 敗陣遁逃。 熟銅: 喻指護心鏡。水心里打沐桶: 水波中團團轉。寧奈: 寧耐,忍耐,安心。
《柳毅傳書》取材于唐李朝威的傳奇小說 《柳毅傳》,是一部愛情神話劇,寫龍女三娘不幸的婚姻遭遇,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社會對婦女的壓迫和奴役,表現了人民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和反抗。柳毅為龍女傳書,在一定的程度上表達了人們對禁錮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婦女的同情和支持; 柳毅獲得幸福美滿的結局也是以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了人們對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的贊賞。
這個戲之所以震撼人心,流傳至今而不衰,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善于透過優美奇異的神話故事,以寄托對社會人生的良好愿望,貫穿著善良戰勝邪惡,自由戰勝禁錮,敢于反抗封建禮教,敢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主題。同時全劇四折一個楔子,結構集中縝密,戲劇沖突一波三折,大起大落,以悲劇開頭,喜劇結尾。既有二龍相斗的激戰場面,又有得勝歸來的慶宴鋪陳; 既有孤苦不堪的三娘牧羊,又有終成眷屬的新婚燕爾,一張一弛,悲喜交織,構成了一部有機的完整的藝術體系。第一折以幽凄荒涼的河岸為背景,一開始就造成濃郁的悲劇氣氛; 第二折轉寫二龍相斗,形成一種呼風喚雨、電閃雷鳴、變化不定、神秘恐怖的氛圍; 接下來描寫富麗堂皇的龍宮,慶宴的豪奢和神仙洞天的華貴,又彌漫著一派“仙氣”; 第四折寫柳毅黯然還鄉,與盧氏之女結為夫妻,誰知盧氏竟是龍女化身,又極盡奇譎變化之妙。這些多姿多彩的場景,起伏變幻的布局,動靜相間的對比,冷熱互換的場次,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加之清麗明快、生動傳神、富于機趣的曲詞,無不引人入勝,扣響觀眾的心弦,獲得良好的劇場效果。
第二折的“龍斗”著力描寫二龍經過一番惡斗,錢塘火龍終于吞吃了涇河小龍,懲治了邪惡。但是,柳毅傳書貫串其間是構成“龍斗”的起因,又是引起沖突的關鍵。而“龍斗”是“傳書”的必然結果,為一折之高潮。“傳書”和“龍斗”經緯編織,互為因果,可見劇作家深諳剪裁和縫制的技巧。李漁的《閑情偶寄》說:“編戲有如縫衣,其初則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湊成。剪碎易,湊成難,湊成之功全在針線緊密,一節偶疏,全篇之破綻出矣。”這里把“傳書”與“龍斗”合為一折,猶如“剪碎者湊成”,在剪裁上不可不謂是經濟之筆,在縫制上不可不謂“針線緊密”,非爐火純青者不能為之。劇作家遵循舞臺的時空規律,避實就虛,以“賓白“突出傳書,以“曲詞”描畫龍斗,又推出“電母”扮演“正旦”,把爭斗的二龍推向后臺。“電母”出場,載歌載舞,向涇河老龍口述錢塘火龍與涇河小龍列陣交戰的情景,一句句唱詞,實為一支支彩筆描繪出五彩繽紛的畫圖,“龍斗”之壯、之烈、之奇,足令人可感、可觸、可言。
一曲 【越調斗鵪鶉】 用正面之筆,濃云重染,洋洋灑灑繪出一幅二龍廝殺圖。“水淹水沖,煙罩煙飛,火燒火烘”以明麗的語調,樸實的文字勾勒出一幅赤火,亮電,濃煙,明水“卒律律電影重,古突突霧氣濃”的龍斗外景。云、水、煙、火、電、霧、雷、風全以雄渾之筆,潑墨不禁,而龍的神威,龍斗的神秘恐怖畢肖可見。【紫花序】以側面之筆,渲染二龍爭斗“驚殺”、“嚇殺”、“慌殺”了樵子、仙童、漁翁,連電母這些天神也不能立穩,“兩只腳爭些兒踏空,可嚓嚓墜落紅塵。”,“跌破了青銅鏡”,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龍斗”之恐怖,“龍斗”之壯闊境界全出。正面側面相襯,彩色聲響相映,天上地下相配,生動形象傳神。作者多用口語疊詞擬聲以修飾,沖破古語之古奧艱澀。比如,“卒律律”形容“電影重”,“古突突”形容“霧氣濃”,用“骨碌碌”形容“轟雷”,用“撲簌簌”形容“怪風”,音響鏗鏘。
接著具體描述二龍從出宮到惡戰的經過。中有插敘龍女暗修書信,柳毅傳書至洞庭的前因后果,后有二龍廝殺的血腥場面的描寫,絲絲入扣,如臨其境。
【小桃紅】 寫涇河小龍初出龍宮,笙歌吹送,八面威風,錢塘火龍則駕黑云登霹靂翻過水晶宮來。各顯神通,互不相讓。【紫花兒序】、【鬼三臺】 寫二龍激戰,一個“淹的呵洪水滔天”,一個“騰的呵烈火飛空”。眾水卒吶喊不絕,廝殺不斷。“兩條龍身軀縱,震的乾坤動”,“心如鐵石也怕恐,便有那銅山鐵壁卻沒用”,直逼得涇河小龍化作 條小蛇入淤泥躲藏。行文緊鑼密鼓,一氣呵成,既照應前面所述兩龍的聲威,又為后文中火龍吞食小龍作了鋪墊。
【調笑令】、【禿斯兒】、【圣藥王】 轉筆追述柳毅傳書到洞庭,洞庭龍君夫婦既悲且怒,錢塘火龍“忿氣雄,粗鐵索似撧蔥”頓開金鎖,“撲騰的飛過日華東”,為侄女伸張正義直搗涇河小龍巢穴。至此這場激戰的來龍去脈清晰可見。【拙魯速】、【幺篇】、【收尾】 交待涇河小龍慘敗,被火龍吞食的結局。前三曲是平和的陳述,后三曲則是激烈的殘斗。“落陣處亂蓬蓬,著傷處鬧茸茸”,“弦斷了”,“劍缺了”,“最后是“血水渲做江湖”,“尸骸煉做丘冢”。景象凄慘、壯烈、蒼涼,令人怵目驚心,進而聯想到人間戰禍的恐怖和殘酷。
全折場面激烈,氣勢磅礴。劇作家從民間口語提煉出生動活潑的戲劇語言,質樸曉暢,機趣橫生,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明朱權《太和正音譜》稱贊“尚仲賢之詞,如山花獻笑。”作者大量運用疊音詞繪聲繪色; 眾多的排偶句式,更使聲情激越,氣勢跌宕。曲詞的開頭用舒緩語氣的助詞“則”領起,如,“則他走金蛇電影內將神威弄”造成詞句有起有伏; 用表動作已過的時態助詞入句,如,“驚殺下”,“提了斗栱”,把動作拉長,使人感受得更清楚真切。這樣的安排亦便于演唱,富于節奏感。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夏綸·杏花村(第二出阻控)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