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點燈不怕風,
深山砍柴不怕龍,
無心哪怕郎做官,
有心不怕郎家窮。
——商禮群編《古代民歌一百首》
這首民歌表達土家族勞動婦女以情為本質的愛情觀。
抒情主人公蔑視門第、富貴,她高門大嗓向男方宣布:只要真心相愛,她決不怕跟男方一起受貧窮生活的熬煎。這與攀附權貴、嫌貧愛富的世俗觀念是個鮮明的對比。
山高風大,于風中高擎燈盞,山深蛇獸多,于其巢穴中砍柴,需要具有多大的膽魄!民歌開頭的這各自對立融洽的兩組意象,把一個為愛情所燃燒、不畏風險的山野女性形象突兀地顯現在讀者面前。因為詩歌尚處在起興階段,讀者還不能馬上把握她不畏風險的內涵,但精神特征、情感取向已很明顯。第三、四兩行,便是接受這前面的貫注,把抒情具體化,斬釘截鐵地唱述了這女子的愛情觀:不是真心相愛,即使你做了官,我也不愛你;你有心愛我,即使家里再窮,我也心甘情愿跟你過日子。當然,這些都是極而言之,她并不是不希望情人當官,也不是就一定喜歡情人家中的貧窮,她所表達的是超越功利、超越世俗的“情”。這“情”在他們結合之后,在日常的勞頓中是否還會如此純粹,那是另一回事,但為情而婚確是非常美好和動人的。這是勞動女性精神中那份最珍貴的愫質的一次熱烈曝光。
這首民歌的語言質樸剛健。在“不怕”上突出人物的抒情性格,三個“不怕”、一個“哪怕”(說“哪怕”也是突出“不怕”),唱出心之堅;從“無心”到“有心”,唱出意之篤;不作綿綿絮語,本色中見出精神。
上一篇:《月兒歪,相思常害》原文|賞析
下一篇:《望得東方出日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