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俞
月照霜華石磴危,鉤輈苦怨客歸遲。
故鄉亦是驚魂地,只恐山禽尚未知。
“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李涉《鷓鴣詞》)古詩中寫到行旅之人,聽得一聲鷓鴣“行不得也哥哥”、“不如歸去”之類的叫聲,便會無端觸動思鄉之情,平添許多愁懷。這首詩的用意又翻進一層,意謂故鄉亦不是游子的福地,也令人驚魂不定,那么行客的苦情怨緒就更不堪言了。這首詩構思精巧,含意深邃,可謂是寫行旅愁懷的佳作。
開頭兩句寫景抒情,表現了游子的行旅之苦和急于回鄉的“苦怨”心緒。“石磴”(dèng鄧),石頭臺階。“危”,指山路高聳。“鉤辀”(zhōu舟),鷓鴣的叫聲。韓愈《杏花》詩:“鷓鴣鉤辀猿叫歇。”月色皎潔,霜華已濃,當是夜籟人靜之時。月輝照在山路的石階上,使路途顯得格外的險峻。行客此時還在山道上不息奔走,可見其翻山越嶺、日夜兼程之艱辛。此時忽聞鷓鴣啼鳴,更使他于艱苦中增添了怨情。“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的鷓鴣,偏偏在“月照霜華”的山道上啼鳴,其哀怨凄切之聲怎不令人腸斷魂消,怨恨這山路迢迢,歸期遲遲,怎不使人更加感到回鄉心情的急迫。這樣,鳥的哀鳴和人的苦情融而為一,虛實相生,相得益彰,把羈旅之情渲染得相當濃烈。
后兩句是詩人的想象、判斷和假設,把詩意從表現行客的羈旅之苦,翻進一層,指出在那樣的封建社會里無論何地人們的生活都不得安寧。“故鄉亦是驚魂地”,詩人直露胸懷,一下子把當時社會人人如驚魂,家家無寧日的生活面貌端了出來。“驚魂”兩字,凝聚了詩人多少痛苦悲愁的感情。這一句,既是對行客回鄉后生活的預示,又是詩人自己長期以來人生體驗的概括和流露,且豐富和擴展了全詩的思想內涵。第四句出語新奇,故意假設說“只恐山禽(指鷓鴣)尚未知”。意思是說,能傳達“苦怨”之情的鷓鴣尚不明白“故鄉亦是驚魂地”,那游子就更不明此理;一旦明白過來,其苦情怨緒就更不堪言。這是以“未知”寫“知”,以反面襯托正面的寫法,不僅深化了主旨,而且使全詩跌宕有致;鷓鴣本來無知無情,其“行不得也哥哥”之類的叫聲是游子意會所致,現在一擬人,變得有知有情,這就更能顯示出人鳥交融一體的詩的意境,使詩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這種將自己的社會感受、人生體驗賦予客觀事物,使它同樣富有情知的藝術手法,往往能使詩歌達到理致深邃,啟人心懷的境地。此詩就是一例。
上一篇:王士禛《蟂磯靈澤夫人詞(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厲鶚《秋宿葛嶺涵青精舍》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