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園
一只落魄的蜜蜂,
像個沿門托缽的病僧,
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
一堆爛紙似的雞冠花上,
聞了一聞,馬上飛走了。啊!零落的悲哀喲!
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
【導讀】
中國不要成“廢園”
這也是一首隨筆而寫的小詩,藝術(shù)性稍嫌不足,但它所展示的“廢園”意象、所象征的文化意義、所傳達的深切情感,值得后人一思。
中國古典詩歌中,有關(guān)“廢園”的名作很多。上林苑、金谷園、曲江池、滄浪亭……都是后人創(chuàng)作的不盡靈感。園林的興廢與人世滄桑、家國盛衰密切相關(guān)。熟讀中國古典的聞一多自然對此了然于胸。于是,他用新的物象、新的白話詩,表達了同樣的思緒。
昔日的高貴艷麗的雞冠花也潰爛了,那只“落魄的蜜蜂”竟然也“馬上飛走了”,園子的荒涼敗落可想而知,更何況無情的秋雨一層一層地堆涼呢。
在美國現(xiàn)代文明的參考之下,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不就是一座“廢園”嗎?故國不堪回首秋風秋雨中。這“是蜂底(的)悲哀?是花底(的)悲哀?”還是“廢園”本身的悲哀?具體到中國與中國文化、民眾與民族來說,這到底是我們的悲哀、文化的悲哀,還是國家的悲哀?我想,詩人也一定在心中默默祈禱:中國,不要成為廢園。
上一篇:聞一多《廣州灣》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心跳》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