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子夜吳歌(其三)》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 人罷遠征?
此詩又名“秋歌”,詩人用濃郁的抒情筆調真切動人地表達了古代婦女渴望消滅外患、夫妻團聚的心聲。
明月高懸,銀光滿地,長安城沐浴在一派柔和的清輝里。月光下傳來了千家萬戶的搗衣聲,那聲音此起彼伏,互相應和,連成一片,劃破了夜空的寂靜,一下下、一聲聲,都仿佛震響在人的心頭。“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開頭兩句一下子就把讀者帶進如詩如畫而又動人心魄的意境之中。
明月,自古 以來便是引發相思的觸媒;搗衣,則極易勾起對遠人的懷念。何況這是為遠在邊關的征人搗制寒衣,更何況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無比深沉而又濃烈的思念氛圍之中。這是何等令人驚心動魄! 秋風可以將搗衣聲傳得很遠、很遠,卻吹不盡女子對遠戍玉門關的親人的思念。“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兩句寫得情景交融,將女子思念征人那纏綿悱惻的柔情蜜意和綿綿無盡的深長情思抒發得淋漓盡致。
以上四句,從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出發,將秋月、秋聲、秋風織成一片色調濃重的秋色,以此烘托出思婦深厚沉郁的感情。將思婦之情表現得如此境界闊大又如此使人回腸蕩氣,在同類題材中實不多見。
在此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結末兩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思婦這動情的呼喊,不僅反映了她們發自肺腑、夢寐以求的渴望,而且代表了漫長封建社會里飽嘗戰爭之苦的勞動人民的心聲。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同情人民的詩人自己由衷的愿望? 這兩句將此詩的主題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即由表達妻子對丈夫的相思之情拓展到表現人民迫切希望戰勝敵人,贏得和平與幸福的良好愿望。
六朝樂府《清商曲·吳聲歌曲》有《子夜歌》、《子夜四時歌》、《大子夜歌》、《子夜變歌》,相傳是晉代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創造的,因為產在吳地,又名《子夜吳歌》。李白此題承四時歌而來,分寫春、夏、秋、冬四時,這首是其中之一。《子夜吳歌》一般為四句,內容多寫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之情,從這首秋歌可以看出,李白不論在體裁還是內容上都有所創新。楊慎稱贊李白樂府詩“如李光弼將子儀軍,旗幟益精明;又如神僧拈佛祖語,信口無非妙道”(《楊升庵外集》),這一擬古樂府而能別出新意的特色,于此詩可見一斑。
上一篇:《賀鑄·夜搗衣(古搗練子)》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馮小青·寄夫人》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