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耿光怡
長篇小說。作者周而復。全書共四部,第一、二部分別于1958年和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經修改補充,于197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第三、四部于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描寫上海民族資產階級命運的多卷本長篇巨著,作品深刻反映了建國初期到五十年代中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過程,同時也寫出中國工人階級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全貌。小說以這兩條主線折射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第一部描述了以徐義德、朱延年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向新生政權發動的猖狂進攻。滬江紗廠副廠長梅佐賢來到徐公館,與總經理徐義德商討將美鈔和部分紗錠運往香港,以對付共產黨的經濟政策。并策劃收買曾任滬江紗廠偽工會副會長的陶阿毛,令其偽裝進步擠進新工會,利用職務之便分化工人隊伍。按照徐義德的旨意,梅佐賢私下里用金表和現金收買了長寧區稅務局駐廠員方宇,使其為資方提供方便。為了賺錢,徐義德施展計謀,在原棉中加入黃花衣,以次充好,造成工人“生活難作”,女工湯阿英因勞累過度,早產。事發后,在全廠引起強烈震動。新當選為工會委員的陶阿毛乘機四處活動,煽風點火,挑動不明真象的工人鬧事,在車間之間制造矛盾。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余靜帶領廣大群眾深入調查,發現了原棉質差的問題。在勞資協商會上,徐義德百般抵賴,推卸責任。為了暫緩矛盾,徐義德被迫做出讓步,同意變換原棉配方。長寧區委統戰部長楊健聽取了余靜的匯報后,一眼看穿了資本家的鬼把戲,指出徐義德在玩弄手段,先把責任推給花紗布公司,待事態平息后再恢復原樣,從中謀利。他建議對原棉進行重點試紡,以事實揭露資本家的陰謀。福佑藥房的經理朱延年是徐義德的二太太朱瑞芳的胞弟。此人專門從事投機倒把、買空賣空的行當,先走紅后破產。看在朱瑞芳的情面上,徐義德替他在銀行擔保透支戶頭,朱延年重操舊業。但他仍不正經從商,賄賂干部,賣假藥。事發后又栽臟陷害他人。馮永祥雖無產無業,卻是上海工商界不可缺少的人物,身掛各種董事、經理頭銜。經他舉薦,徐義德帶領朱延年擠進了上海工商界星期二聚餐會。其名為學習政治,實則是互相串通,研究對付政府的辦法。幾次相聚,徐義德攀上了上海工商業巨頭史步云的表妹,大新印染廠女老板汪菊霞,想借史老在政治上謀求一席之地。二人互有所圖,逢場做戲,攪得徐公館的三位太太不安寧,三太太林宛芝乘機另尋新歡,找馮永祥寄托感情去了。“三反”開始,方宇受審,“五反”將近,不法資本家葉乃傳畏罪自殺。這些經商不軌的資本家們各自都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第二部寫打退民族資產階級進攻,開展“五反”運動。志愿軍從福佑訂購了五億元藥品,朱延年一直拖延不發貨。會計主任童進幾次催促,朱延年一面假托借口蒙蔽他,一面將過期藥品和假藥發往前線。“五反”開始后,藥房同仁紛紛揭發檢舉朱延年的五毒行為,童進直接投書陳毅市長。朱延年終因圖財害命,不思悔改被公安機關逮捕。滬江紗廠在余靜領導下,組織工人重點試紡成功。事實教育了廣大工人,使他們認清了資本家盜竊國家原棉,剝削工人,從中謀取暴利的真實面目。黨支部號召工人行動起來,配合“五反”工作隊,揭發徐義德的不法行為。徐義德自從聽了陳市長關于“五反”運動的報告后,終日坐臥不寧。詭計多端的徐義德一面召集三位太太商量對策,安排轉移細軟存款,一面部置梅佐賢連夜趕寫坦白書,向政府自首,以求蒙混過關。楊健率領的“五反”工作隊進廠后,徐義德表面上承諾坦白交待不法行為,實則避重就輕,消極對抗,并突然發難,停伙停工。工作隊配合廠工會發動群眾揭穿了資本家的陰謀。同時積極做好高級職員的思想工作,啟發他們覺悟,同徐義德劃清界限。韓云程工程師檢舉了徐義德在原棉中摻假的不法行為,真相大白。與此同時,上海工商業巨頭興盛紗廠總經理馬慕韓帶頭坦白交待了棉紡行業偷工減料的丑行,同業資本家立即效仿。徐義德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楊健抓住時機,在請馬慕韓以現身說法幫助徐義德醒悟的同時,又派余靜登門拜訪林宛芝,從中勸說。徐義德終于抵擋不住,在事實面前低頭坦白了五毒行為。“五反”運動,鍛煉了工人隊伍,團結了高級職員,也分化瓦解了資方管理人員。第三部寫民主改革。朱延年被捕后,徐義德表面上答應朱瑞芳想辦法援救,暗地里卻先撤掉了對朱延年的銀行擔保。為了“五反”后必須退賠給政府的四十二個億,徐義德又打起“鐵算盤”。梅佐賢以接受工人階級監督為名,先是請工會副主席在支票上蓋章,繼而又提出獎勵“升工辦法”,請工會批準,顯然是有意使工會違反有關資方管理的“三權”政策,挑撥工人與工會的矛盾。被余靜等干部識破后,徐義德干脆又采取回避態度,對廠里的事撒手不管,終日閑居消遙。但對工商界的聚會照例參加。他與上海工商界巨頭的關系日漸加深,與江菊霞則若即若離,通過江菊霞他又在活動申請加入民建上海分會。林宛芝也借學京劇為名,與馮永祥保持著暖昧關系。滬江紗廠突然出事,許多工人暈倒,余靜帶領湯阿英等工人邊組織搶救邊安排生產。經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初步調查懷疑有人故意投毒。民主改革在紗廠展開。資本家、資方管理人員及高級職員都很緊張,當他們得知民改運動主要是純潔工人階級隊伍,才定下心來。女工譚招弟和湯阿英分別講述了受一貫道蒙蔽之害和被地主凌辱的苦情,韓工程師也主動交待了曾參加過國民黨的歷史。民主改革,使廣大群眾受到深刻教育,湯阿英提出入黨申請。徐義德因政治上的進步被推選為長寧區政協常委,只是其子徐守仁因與流氓鬼混行竊被公安部門逮捕。第四部寫公私合營,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馬慕韓從北京開會回來,當選為民建上海分會副主任,在上海工商界越發走紅。徐義德請馮永祥出面求助馬慕韓為搭救兒子守仁走門子。徐守仁在獄中努力學習,積極勞動,被提前假釋。出獄后痛改前非,終于考上了復旦大學經濟系。滬江紗廠黨支部和上級黨組通過并批準了湯阿英的入黨申請。黨支部向資方建議,提高工人的看錠能力,穩定、增加生產。全廠開展了減少斷頭率,鞏固郝建秀工作法的勞動競賽,成績顯著。湯阿英、秦媽媽被選為勞動模范,郭彩娣、管秀芬當選為先進生產者。廠里安排她們去杭州療養。公私合營開始了,黨的政策具體明確,資本家已意識到這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必由之路,紛紛自愿合營。徐義德的滬江紗廠順利地實現了公私合營。1956年1月20日,上海資本主義工商業成功地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朱延年五毒案,經過兩年來多方調查,其實屬惡貫滿盈的奸商,被政府就地正法。陶阿毛放火破壞,現場被抓,經查其為解放前夕國民黨潛伏特務,紗廠中毒事件就是他一手制造的。在長期的工作交往中,余靜與楊健產生愛情,結為伉儷。小說采用多重復線結構,即反映了工商界同行的互相角逐爭斗,不法資本家的罪惡歹毒,徐公館三位太太彼此間的勾心斗角,也表現了工人之間的矛盾沖突,進步工商業者與政府的精誠合作,勞動人民家庭的悲歡離合;既寫了都市的繁華,又有農村的場景。作者從多維的立體空間角度,描繪了一幅社會生活的歷史畫卷。作品人物形象豐滿,個性突出,場面宏大,氣魄恢宏,不愧為反映民族資產階級生活題材的代表作。當然,小說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特定歷史時期反映生活、塑造形象模式化的傾向。
上一篇:曉舟《上海灘“新大亨”》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學軍《上甘嶺》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