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錢神問對》簡析
戴名世著。見《戴南山先生全集》,收于《桐城派文選》。這是一篇寓言體雜文。戴子見錢神立于大路之中,雖“臭達于遠”,卻能使眾人向其納拜。戴子問其中的原因,于是錢神自夸其功,說明錢之于世,處于舉足輕重之勢:世態人情皆為錢所轉移;“庶民卑賤之流,無不愿為我死者”;“交游非吾不厚,文章非吾不貴,親戚非吾不和”。見之于官吏貴人,唯錢是求,貪婪眼熱;“自余諸公貴人,皆孳孳慕予,手摩而目屬”;“是故官吏非吾不樂”。面對洋洋得意的錢神,戴子卻歷數其累累罪惡:庸夫之目,以錢為輕重,故互相攘奪,設計走險,犯科作奸,為損人益己之事;官場之中,因錢而相互傾軋殘殺;官位因錢而升遷沉淪;政事成敗在于賄賂;官吏為錢而恣意侵奪百姓;甚至連“義士仁人”只能忍氣吞聲,使仁義為之充塞,世風為之敗壞。錢神認為此種罪過,正見其神通廣大,是其所以為神的道理。于是為眾簇擁而去。此篇“問對”,實際上是通過錢這一側面,深刻地淋漓盡致地揭露了世風之卑下,吏治之黑暗,是對當時現實的寫照。本文是寓言體雜文,構思奇特,作者將憤恨的感情和辛辣的諷刺,寄寓于幽默詼諧的文辭之中,顯示出獨特的諷刺藝術。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金石錄后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清代·陽曲傅先生事略》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