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華胥夢
【出典】 《列子·黃帝》:“(黃帝)憂天下之不治……退而間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游于華胥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黃帝既寤,怡然自得……曰:‘……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之國。”
【釋義】 《列子》寓言中的黃帝尋求治國之道,晝寢入夢,至華胥國,見到一個自然無為的世界。醒后據以治國,天下大治。宋詞中常用此典喻指醉鄉、夢境或理想的境界。
【例句】 ①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蘇軾《桃源憶故人·暮春》310)這里用本典敘寫從夢境醒來。②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黃庭堅《醉落魄·舊有醉醒醒醉一曲……》395)這里用本典謂醉鄉是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③休休,醉鄉歧路,華胥蓬島。(黃庭堅《逍遙樂》[春意漸歸芳草] 406)這里以“華胥”比擬醉后的境界。④甕中春色,枕上華胥,便是長生。(蘇庠《訴衷情·漁父家風,醉中贈韋道士》657)這里以“華胥”喻指進入夢鄉。⑤滿引一尊明月里,微風起,蕭然真在華胥氏。(米友仁《漁家傲》[從古荊溪名勝地]729)這里用本典表現月下飲酒,閑適自樂的感受。⑥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趙鼎《鷓鴣天·建康上元作》944)作者南度后,追懷北宋繁盛的景象,句中用本典抒發往事如夢的悲慨。⑦綺羅人散金猊冷,醉魂到、華胥深處。(李彌遜《花心動·七夕》1053)這里用本典敘寫進入醉鄉。⑧屈指十三秋,恍若華胥夢,無語下西樓。(葛郯《水調歌頭》[青銅昏水面] 1547)這里用本典抒發往事如夢的感慨。⑨竹床能幾尺,上有華胥國。(辛棄疾《菩薩蠻·晝眠秋水》1928)這里用本典敘寫晝眠入夢。⑩客有過門投贄,道先生訪華胥氏。(劉克莊《水龍吟·己亥自壽二首》其一2619)作者不愿會客,詞中以“訪華胥氏”喻指入睡,敘寫囑童仆以主人入睡擋駕。
上一篇:宋詞典故《鳳皇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華表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