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的內容·宋代話本小說·宋代說話·宋代民間伎藝的繁榮
宋代話本小說的驚人成就是依托于宋代說話伎藝的繁榮而取得的。而說話伎藝的繁榮又有賴于宋代社會經濟的發達和商業城市的興盛。
中國社會經過了唐末五代的干戈紛擾之后,因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統一的王朝而重現和平,人心安定,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得以迅速恢復并很快地發展起來,隨之便形成了更多的商業城市,而原有的大都市如汴梁、興元(南鄭)、成都等則更為繁榮。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中形象地描述了北宋東京汴梁的繁華景況:
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①
城市的繁榮并沒有因為朝廷南遷而受太大的影響。在南宋,由于江南地方的富庶以及更廣泛的對外貿易,南宋城市的繁華比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臨安(杭州)人煙稠密,多達百萬多戶。耐得翁在《都城紀勝序》中說:
自高宗皇帝駐蹕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視京師其過十倍矣。雖市肆與京師相侔,然中興已百余年,列圣相承,太平日久,前后經營至矣,輻輳集矣,其與中興時又過十數倍也。①
在這樣的城市里,貴族官僚和富商大賈自然是主要的消費者,但支撐這個城市的龐大的服務消費娛樂體系的卻是最廣大的普通市民。他們是來自農村的失去土地的農民、破落的中小地主、書生、手工業工人、中小工商業者、士兵、僧侶、藝人、妓女等等。他們從各方聚集到城市之中,形成了龐大的成分復雜的城市平民階層。他們除了在城市中謀生,本身也是這個城市的消費者,其中文化娛樂消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項。
在這個背景下,由唐代的百戲伎藝發展而來的宋代民間伎藝在城市里找到了自己最龐大的服務對象和消費群,即城市平民,同時也找到了自己最穩定的經濟來源,由此得以立足并很快大顯身手。
宋代城市中,出現了專供民間伎藝演出的場所,叫“瓦舍”,又叫“瓦子”,同時,它也是規模很大的城市平民的綜合游藝場所。瓦舍中有勾欄,是用欄桿圍起來的劇場,有戲臺和看棚。據《東京夢華錄》《夢粱錄》《西湖老人繁勝錄》的記載,不論在北宋汴梁還是在南宋臨安,瓦舍勾欄都大量地坐落在城市的各個街區,瓦舍有一二十處,勾欄則數不勝數,而南宋顯然比北宋更為發達。
在瓦舍里演出的民間伎藝多達五十余種,有大型或小型的歌舞,有滑稽戲、傀儡戲、影戲,有說唱的鼓子詞、賺詞、諸宮調、雜劇,有耍雜技、相撲、武術、說笑話等。當然,還有擁有大量觀眾的說話。
注釋
① 《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① 《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上一篇:宋代文學與藝術·宋代音樂舞蹈藝術與文學·宋代文學家多通音律
下一篇:宋代文學·宋代話本小說·宋代講史·宋代講史的源流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