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參寥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二卷,北宋道潛撰。道潛(1043~?)俗姓何,本名曇潛,字參寥,號妙總大師,杭州於潛(浙江省臨安縣)人。自幼出家,與蘇軾、秦觀等人友善,紹圣初蘇軾謫嶺南,參寥也坐詩中有譏刺語,命還俗而且編管兗州。后復剃發,歸老江湖。
道潛之詩多為描繪田園風光、四時景物,以寄寓自己恬淡情懷之作,也有大量與蘇軾及其門人和親戚友朋唱和作品。他的許多小詩富于畫意,不帶人間煙火氣,亦無蘇轍所說之“蔬筍氣(即僧侶氣———因為僧侶食素)”,確如其所云“非近世詩僧所能也”(見朱弁《續骫骳說》)。如《江上秋夜》“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云淺處明”;《東園》“斜照明明射竹籬,桑蔭翳翳麥蛾飛。蕭條一徑無來轍,時見羸牛引犢歸”;《維王府園與王元規錄事同賦》“一霎催花驟雨來,集芳堂下錦千堆。浪紅狂紫渾爭發,不待商量細細開”。
道潛詩在當時頗為文士所重,故其集在宋即有著錄。其集為孫法穎所編,間有小注,此本尚行于世,商務印書館將此本影印收入《四部叢刊》三編。另有明崇禎間汪汝謙刊十二卷本,其編次、分卷皆與“法穎本”不同。此本比宋本少收詩十八首,并刪去了“法穎本”的小注。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問花樓詞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古今歲時雜詠》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