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包身工》簡析
夏衍著。發表于1936年6月《光明》創刊號,收于《中國現代散文選》第6卷。這篇報導通過上海福臨路一家東洋紗廠一天生活情景的記敘,生動地描繪了三十年代上海包身工的生活遭遇和悲慘命運,無情地揭開了在文明外衣掩蓋下的“人間地獄”的黑幕,對帝國主義的殘暴掠奪進行了有力的抨擊,為那些“中國奴隸的冤魂”作了血和淚的控訴。文章先描述包身工在日本紗廠里過著令人難以想象的非人生活;接著介紹包身工的來源,她們是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從破產的農村中誘騙來工廠的農民女兒。然后描述包身工惡劣的勞動條件,她們每日受音響、塵埃和濕氣等三大威脅,此外她們還隨時會遭到毆打、罰工錢和開除三大危險,最后對包身工的生活處境作了總結,其中有包身工的繁重的工作負擔,有驚人的殘酷掠奪,有獸性的毒打。結尾警告帝國主義者當心“錠子上的冤魂”,“黎明的到來,還是終于無法可以抗拒的”。作者運用豐富的材料和藝術的手法,把藝術表現和科學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象地、深刻地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指出歷史發展的動向。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的線索,形象地勾畫了一幅令人顫栗的生活圖畫,其中以蘆柴棒和小福子為典型,運用電影特寫手法概括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形象的描繪、科學的分析和濃厚的抒情氣氛交織一起,使思想性和藝術性取得高度的統一。作品成功地顯示了三十年代“左聯”所提倡報告文學運動的實績。
上一篇:《散文·先秦·勾踐棲會稽》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北京的春節》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