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鹿門先生文章擅海內,尤工敘事志銘,國朝諸大家皆不及也。晚喜作詩,自稱半路修行,語多率易。次子國縉登第,喜而口占曰:“堂前正索千金賞,門外高懸五丈旗。”聞者皆笑。 ○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二二 事亦見清·梁維樞《玉劍尊聞》卷九、清·褚人穫《堅瓠集·癸集》卷一。
[述要] 茅坤(號鹿門)以文章享天下大名,他的敘事文與墓志銘等寫得尤其好,明代各大家都比不上他。到了晚年,喜歡做詩,自稱半路出家,但寫出的詩句粗率隨便。二兒子茅國縉考中進士后,他高興地做詩道:“堂前正索千金賞,門外高懸五丈旗。”聽到的人都感到好笑。
[事主檔案] 茅坤(1512—1601) 明散文家。字順甫,號鹿門。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嘉靖進士。官廣西兵備僉事時,曾鎮壓廣西瑤民的反抗斗爭。不滿當時流行的“文必秦漢”的主張,提倡學習唐宋古文;至于作品內容,則主張必須闡發“六經”之旨。曾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對韓愈、歐陽修和蘇軾等尤加推崇。與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等,同被稱為“唐宋派”。有《白華樓藏稿》,刻本罕見。行世者有《茅鹿門集》。
上一篇:《何足當我筆 王紱》
下一篇:《使卿復知寒暑 徐陵 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