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天竺胡人之術
亦題《天竺胡人》。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二。《藝文類聚》卷十七,《太平御覽》卷三六七、七二七、八一七,《法苑珠林》卷七十六,《太平廣記》卷二八四皆引載(文各有異)。劉世德《魏晉南北朝小說選注》、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皆選錄。這是一篇驚心動魄的魔術表演故事:西晉永嘉年間(307—313),有個天竺(印度古稱)人來到江南,此人會魔術,能斷舌、復續、吐火,所到之處,很多人都擁去觀看。他在表演斷舌時,先把舌頭吐出來以示觀眾,然后用刀將它割斷,頓時血流滿地。接著將割下來的舌頭放在一個器具中,傳遞著讓觀眾看,再看他嘴里的舌頭,那一半還在。過一會兒,那人又將割下來的半截舌頭銜到嘴里接上,這時再看他嘴里的舌頭,好好的和原先一樣,看了真叫人懷疑原先是不是真的割斷了。他在表演“復續”(斷了再接上)節目時,取絹布一節,讓兩個人各執一頭,然后他從中間剪斷;接著又將剪斷了的兩節絹帶合起來,再看時,又連接起來了。在表演吐火時,先從有藥的器皿中取一片火,和黍糖合在一起,然后連續呼吸幾下,旋即張口,則滿口都是火,湊近燃物點燃用以做飯,果然是真火。小說寫魔術表演頗為具體而生動,如寫“斷舌”,活靈活現,十分精彩。在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寫幻術的作品不少,這是較好的一篇。它反映了一千六百多年以前中印文化交流的史影,很有研究價值。據《晉書·夏統傳》載,晉初女巫破舌、吞刀、吐火之術已經流行。干寶所記“當是記其當時事如此”(汪紹楹語)。《舊唐書》卷二十九《音樂志》云:“幻術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漢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國。安帝時天竺獻伎,能自斷手足,刳腸胃。自是歷代有之。”此類“幻術”,即今所謂魔術。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孔約·大鵬雛》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太守詐神》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