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耆域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法苑珠林》卷三十七錄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選錄。作品敘述:晉沙門耆域,原為天竺人,自西域浮海而來。他在往洛陽途中,欲乘船北渡,船人見他衣服弊陋,輕而不載。而船到北岸,他也上了岸,全船人皆驚。他前行途中,遇到兩虎,便使虎弭耳掉尾,入草而去。晉惠帝末,他來到洛陽,洛陽道士都來禮拜他。僧人支法淵向他作禮畢,他說法淵的前身是羊。尚方中有一人,已因病殘廢數年,垂死,他便念梵呪語,把此病人治愈。長沙太守滕永文,風攣數年,他竟使滕氏“得申,數日起行。”滿水寺有菩提樹,已枯死,他便以呪語,使樹還生茂。后來,他從洛陽出發,日行萬里至于流沙等地。這是一篇“自神其教”的宗教宣傳品。它宣揚了佛法的威力,展現了耆域的高行神跡。作品中的主人公耆域,形象十分鮮明突出。他不僅大智大能,洞曉一切,本領超世絕塵;而且非常正直、坦率、厭惡世俗,不喜奉承,對那些“不以真誠,但為浮華”的道士者流,不屑于一顧,而對那些病痛垂死者卻能極力相救。小說結構完整。想象新穎奇特,情節生動玄妙,把人物的來龍去脈交待得非常清楚。《高僧傳》卷九《神異耆域》亦載有此故事。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老黃狗》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肅霜之神》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