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莊周·溫伯雪子
戰國志人小說。莊周撰。原載《莊子·外篇·田子方》。溫伯雪子,據成玄英《莊子疏》考證,姓溫,名伯,字雪子,楚之懷道人。本篇所寫孔子見溫伯的故事,可能是虛構的,溫伯其人,可能實有。作品描述:溫伯往齊國,歇足于魯國。魯國有人要見他,他因魯國君子明于禮義而拙于了解人心,就不想接見。后來他從齊國回程又歇足在魯國,那個人又要見他。他覺得兩次求見,一定會對人說出帶有啟發性的話來,就見了那人。連見兩次,回來都搖頭嘆息。仆人問他什么原因,他就說是因為那個魯人“明瞭禮義卻拙于了解人心”。作品通過溫伯雪子之口,嘲諷齊魯一帶儒士拘守禮義,道貌岸然,而不懂人情心地。后面寫孔子在溫伯雪子面前相形見絀,是對儒家思想的否定。溫伯雪子是一個道家的理想人物形象。作品用筆很輕淡,而作者的感慨卻在字里行間沉郁地滲透出來。作品開始,寫溫伯在情不可卻的情況下,才見了魯人。行文沒有正面地去描寫他見魯人時的具體情形,只是寫他每見一次,回來就嘆息之情狀。魯人的那種拘于禮儀的迂腐態度,都從溫伯與仆人的對話中見出。行文到此,對于溫伯的那種氣質深沉的 “得道”的神態已經作了很逼真的描繪。下面接著寫“仲尼見之而不言”,說是“目擊而道存,不可以容聲”,更加深了讀者對溫伯這個人物的深不可測的印象。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海神》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滴芝》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