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正理》的主要內容,《天仙正理》導讀
《天仙正理》是明末道教的重要著作。伍守陽撰。書成于天啟壬戌(1622),崇禎十二年(1639)伍守陽及其堂弟伍守虛作增注,故此書全名為 《天仙正理直論增注》。同年由其弟子吳澄川等刻版。清康熙八年(1669)再刊,黎博庵為序。康熙五十八年(1719)又刊。《道藏輯要》畢集收錄則據乾隆二十九年 (1764)申北定校正本。
伍守陽 (1552—1640) 號沖虛子,伍守虛號真陽子,據伍守陽原序自稱為邱處機全真龍門派8傳弟子。師事全真道士曹還陽。世居南昌(今屬江西省)辟邪里。幼孤,家貧力學,持身高法,雖一介不茍取。早年習佛又篤好道德性命之言,而薄榮利。奉母至孝,以授生徒博館谷,至母90余卒,伍守陽亦已年70矣,遂乃隱跡于世。是則伍守陽本非出家道士。除本書外,伍守陽另著有《仙佛合宗語錄》,為答明吉王朱太和問仙佛事之記錄,伍守虛為作校注,也是明末道教的重要著作。又有《伍真人丹道九篇》、《金丹要訣》傳世。此四書皆收入《道藏輯要》畢集。傳弟子柳華陽,號稱伍柳派。
該書原有伍守陽 《本序》和 《后跋》,正文分為《道原淺說篇》和《直論九章》兩部分,全書6萬余字。
《道原淺說篇》乃伍守陽闡明其師曹還陽日常言教之作,作為其內丹道的總綱。其說以為道“是人所以得生之理,而所以養生致死之由。修道者,是即此得生之理,保而還初,使之長其生而不死之法。”認為“人身一小天地者也”,稟有一陰一陽、一性一命。陰陽二炁順行,“隨其自然之變化則生人,逆而返還,修自然之理則成仙佛”。等等。此篇主要闡述內丹道原理,包括對人物生成、生命形式、修煉還返等問題的認識。
《直論九章》為本書重心,系統論述了內丹煉養方法的諸多方面,主要內容如下。《先天后天二炁直論第一》,先天炁又稱祖炁,即內丹作為藥物的生命本元和生命活力之源泉。藥物是否產生,須在作功實踐中去體驗,如說:“夫用此炁者,由何以知先天之真也?當靜虛至極時,無一毫念慮,未涉一念覺知。此正真先天之真境界也,如遇混沌初分。即有真性始覺,真炁始呈,是謂真先天之炁也。”后天氣即呼吸之氣,作為導引先天炁的資借。《藥物直論第二》,此論實為前論之輔助,專講先天炁,亦即內藥。又分辨內藥外藥及二者關系,因為生命的最初發生緣于身外,所以稱生命稟受的活力為外藥,這是本書關于內丹藥物的新說。《鼎器直論第三》,以為內外丹道理相通,外丹鼎器即內丹之丹田,丹田為精炁神之歸依本根,又指明陰陽房中術之淫邪,斥其不明真鼎器之過,并論述內丹清修派的周天功。《火候經第四》,其說祖于《參同契》、《悟真篇》,認為火與藥一時生起,體驗到元炁初動,即真陽發動、一陽來復的 “子時”,如說 “火藥元來一處居”,“藥生即是火生”等。此篇以征引古丹家言論為主,故稱經而不稱論。《煉己直論第五》,此論言修性,如精進勵志,禁欲苦行等,修性的更高境界則為修 “靜中之真性,動中之真意”,真性即元神。《筑基直認第六》,此論及以下 《煉藥直論第七》、《伏氣直論第八》、《胎息直論第九》,主要講內丹修煉的具體作法、不同修煉階段的證驗等。
該書是明清內丹著作中影響比較大的論著之一。由于自宋以后內丹著作多以詩詞形式寫成,多隱晦難解,而令持書者自悟,所以修持各參己見,此 “直論”之作,有以匡正隱晦之積弊,至有人譽之為 “綜二宗之綱目,具兩 《藏》之鎖匙。”近年重興內丹、氣功之風,此書又有數種翻印本,為時人好習玩的內丹書之一。
上一篇:《天中記》的主要內容,《天中記》導讀
下一篇:《天元玉歷祥異賦》的主要內容,《天元玉歷祥異賦》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