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正傳》的主要內容,《書法正傳》導讀
《書法正傳》是清代馮武編撰的書學論著。凡10卷。今存雍正年間世豸堂刻本,道光、同治、民國以后,多次重印,日本亦有書肆松山堂重印本。
馮武,字竇伯,號簡緣。江蘇常熟人。馮武及其父知十、從父馮班,均以藏書豐富著名鄉里。馮班,字定遠,號鈍吟,善書,馮武曾從其學書。馮武至暮年81歲時,始編撰此書。另有《遙擲集》。
晉、唐以來,篆、隸等書已成舊體,退出實用范圍。平時最為實用的莫過于正書。行書為正書之變,也以正書為基礎;草書雖筆畫簡化,但不易辨識,一般只作為一種藝術書體存在,實用不是其主要目的。用馮武自己的話說,就是“諸體之中惟正書為最切要”,故集專講正書筆法和結構的文章為一書,名曰“書法正傳”。“正傳”之“正”,指 “正書”,即不涉及篆隸諸體,名稱不夠確切。故《書畫書錄解題》批評其 “名曰正傳,稍嫌失實”,不無道理。
唐代以來,研究寫好正書的文章很多,良莠混雜,且散見于各叢書或坊間刻本中。馮武從60余種書法論文中選出4種,作為本書的主要部分。它們是:
一、陳繹曾 《翰林要訣》1卷;
二、周伯奇所傳《書法三昧》1卷;
三、李溥光《永字八法》1卷;
四、李淳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1卷。
其次,馮武又輯錄他認為重要的古代書論成“纂言上、中、下”3卷。又撰《書家小傳》、《書家品藻》、《書家記異》、《名跡源流》等共2卷。最后,是其叔父馮班的《鈍吟書要》 1卷。
本書因為選材較精,而在論述結構、筆法方面又比較全面,且通俗易懂,不失為一本較好的技法入門書。故清康熙年間出版以后,多次重刻。現代又有標點本出版,頗便初學。
本書雖然主要為輯錄前人之作,但作者在輯錄時,于“其中有未顯語處”,常以個人體會“細加補注”,使文義更加清楚明白,從而豐富了原文的內容。故《皇朝文獻通考》稱贊其注文說: “閱覽既深,論據亦頗可據”。另外,其叔父馮班的《鈍吟書要》亦頗有精彩之處,可作為清人書論看待。
上一篇:《書斷》的主要內容,《書斷》導讀
下一篇:《書目答問》的主要內容,《書目答問》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