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格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藏族哲理詩集。作者貢嘎堅贊(1182~1251)出于名門,勤學經(jīng)典。終于成為學識淵博、精通五明(內(nèi)明、因明、工訂明、醫(yī)方明和聲明)的大學者。貢嘎堅贊又進一步從釋迦師利師徒廣學顯宗密法,聲譽漸起。1216年接管了薩迦寺的管理權(quán),成為西藏佛教薩迦派的繼承人。著述19種,主要有《三律義論》、《正理藏論》等。
《薩迦格言》舊譯為《善說寶藏》,是一本包括9大章、457首哲理詩的詩集。其木刻版有薩迦版、那塘版、拉薩版、北京嵩祝壽版、德格版、塔爾寺版等流傳。19世紀初,已有英、法等文字的節(jié)譯本。1958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堯翻譯的《西藏薩迦格言選》。
全書以藏族熟悉的民歌、格言體裁寫成,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提出對封建社會安邦治國、為人處世、道德倫理的看法。這些格言既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又含有雋永深邃的哲理意味。如:“國王應遵佛法衛(wèi)國護眾生,不然就是國家衰敗的象征;如果太陽不能消除黑暗,那是發(fā)生日蝕的象征。”又如:“只要能學到有益的知識,那怕小孩子的話也要聽;只要能取到奇異的香料,那怕野獸的肚臍也要拿。”《薩迦格言》開藏族文學史上格言詩之先河,是藏族文學史上四大詩派之一。
上一篇:《荒原狼》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葆光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