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漫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梁溪漫志》10卷,南宋費袞撰。費袞,字補之,無錫人,國子監(jiān)免解進(jìn)士,其仕履無考。此書成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首刊于嘉泰元年(1201)。“梁溪”是流經(jīng)無錫縣城西南的一條小河,其源出惠山,南流入太湖,古溪狹小,梁大同年間重浚,故名梁溪。作者生長于無錫,故取《梁溪漫志》作為書名。
本書所記多為宋代典章制度,朝野瑣事、人物軼聞等,由于作者態(tài)度比較認(rèn)真,“持論俱有根柢”,因此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成書僅14年后,就于寧宋開禧二年(1206)被國史院采錄,用作纂修高宗、孝宗、光宗3朝正史的參考,可見它在當(dāng)時受人重視的程度。書中第8卷所載蘇舜欽與歐陽修書,為本集所不載,對后人了解慶歷黨爭的一些內(nèi)幕頗有幫助;同卷所載陳東《茶錄》跋也不見于《陳少陽集》;第6卷“蜀中石刻東坡文字稿”條,詳細(xì)過錄了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jìn)札子》和《獲鬼章告裕陵文》兩文增刪涂改的文字,是研究蘇文難得的原始材料。這些條目都保存了一些它書所闕的內(nèi)容,有其史料價值。書中還有一部分條目專門考訂史實,如第6卷考辨《地理指掌圖》的作者,根據(jù)該書卷末所附宋朝開改廢置州郡圖有崇寧以后乃至建炎、紹興間的事,而否定此書為蘇軾所作的說法,又如第9卷根據(jù)《唐書》的記載,力辯世傳薛能與秦宗權(quán)聯(lián)詩及后來為秦所害之訛等等,均考證翔實,確鑿可信。此書所敘一些軼事瑣聞也頗有可觀之處,如第3卷記司馬光愛護(hù)書籍的故事,謂讀書時如何擦凈幾案,翻動書頁時如何小心翼翼,因此讀過幾十年的書仍舊“新若手未觸者”。這個故事后來傳為口碑。
此書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林琴南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夢苕庵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