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是19世紀德國偉大詩人海涅的長詩。作品是他長期流亡巴黎回漢堡探親時,以沿途所見所聞為素材寫出的一部“詩體旅行記”。它用冬天象征德國社會的停滯,將封建統治比喻為”非現實”的童話。全詩含序言共27章,深刻揭露了當時封建德國之腐敗和黑暗,對普魯士軍隊的愚昧和頑固作了無情的揶揄,抒發了對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的憎恨,號召人民射下普魯士國徽上的鷹鳥,揪去它的羽毛,切斷它的利爪,以暴力推翻反動統治。作者在詩中將自己分為兩個人:法官和刑吏,后者“緊握著明晃晃的刑刀”緊緊跟在前者身后,迫切地要行動。作者還以狼自比,坦白了堅定的革命胸懷。詩人用了大量篇幅尖銳諷刺了脫離現實的國粹主義者,批評了把復興德國的希望寄托在“紅胡子”大帝——普魯士君主身上的思潮,并以同市儈社會的女神對話的形式,強烈譴責了德國資產階級和小市民的狹隘,自私和庸俗。詩人熱情歌頌了美好的未來:“偽善的老一代正在消逝,新的一代正在成長”。詩作將現實與幻想和傳說緊緊編織在一起,時而豪放激越,時而機智犀利,極富戰斗力,被馬克思稱為對革命的“寶貴的支持”,并向巴黎《前進報》推薦發表。1844年9月為避開檢查,作品收入《新詩》中發表,而后又出了單行本。在中國1950年、1951年、1954年分別由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艾思奇的中譯本。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馮至的中譯本。海涅還著有散文《哈爾茨山游記》,政治詩《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等。
上一篇:《德國古典美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思想自由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