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美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蔣孔陽著。寫于1965年,商務印書館于1980年6月出版,全書28萬字。共分為6個問題:德國古典主義美學的產生和形成,康德,費希特與謝林,歌德與席勒,黑格爾,對于德國古典美學的批判。德國古典主義美學,是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在德國以康德、費希特、謝林、歌德、席勒和黑格爾為代表,所形成的一個美學流派,是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美學中,內容最為廣大而又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流派。作者認為,對于這樣有過巨大影響,起過重要歷史作用的美學流派,應當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具體的分析研究,剔除糟粕,取其精華,批判地加以繼承,這是寫作本書的出發點。書中用大量翔實的材料,對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他們的著作、他們的美學思想,作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并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他們的歷史貢獻,肯定了他們的歷史地位,又指出了他們的階級局限性,同時也批判了他們的唯心主義本質。書中第6個問題是全書的核心,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探討了資產階級右翼和資產階級左翼,是怎樣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來批判德國古典主義美學的,馬克思主義又是怎樣從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出發,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武器,對德國古典美學進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和革命性的改造,然后,加以繼承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典作家從美學的性質,美的本質,藝術的歷史發展和典型問題四個方面對德國古典主義美學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德國古典美學作為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美學中最大的一個流派,不僅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的對立面,而且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批判和改造的對象。
上一篇:《彭斯詩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