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文學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鄭振鐸著。這是一部關于中國民間文學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在第一章以“何謂‘俗文學’?”為俗文學釋義:“‘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也就是大眾的文學,換一句話,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而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好、所喜悅的東西?!崩^而扼要綜述俗文學的6個特質及其與生俱來的優缺點:“是大眾的”、“是無名的集體的創作”、“是口傳的”、“是新鮮的,但是粗鄙的”、“其想象力往往是很奔放的”“、是勇于引進新的東西”。又就俗文學的體裁將其分為五大類:詩歌——包括民歌、民謠、初期的詞曲等;小說——專指“話本”;戲曲——戲文、雜劇、地方戲;講唱文學——變文、諸宮調、寶卷、彈詞、鼓詞;游戲文章——用散文體或賦體寫作。簡要敘述了各種體裁俗文學的產生與發展。爾后作者以13個章節的篇幅,以翔實的資料對上自“古代的歌謠”下迄“清代的民歌”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體裁的俗文學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作了有系統地敘述,并對中國民間文學和中國各時代的文藝發展的關系闡明了個人的見解。作者鄭振鐸(1898~1958),現代詩人,著名學者,我國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之一。筆名有西諦、CT、郭源新等。博學多才,涉獵多種學科,且諸多建樹。主要著作除《中國俗文學史》外,還有《文學大綱》、《中國文學史》、《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俄國文學史略》、《太戈爾傳》等數十部。
本書193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54年根據商務印書館的紙型重印,作家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上下兩冊,重印本為合訂本。
上一篇:《中吳紀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