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飛將
【出典】 《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hào)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三國(guó)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董)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hào)為‘飛將’。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周書》卷二七《韓果傳》:“韓果字阿六拔,代武川人也。少驍雄,善騎射。……授撫軍將軍……除河?xùn)|郡守。又從大將軍破稽胡于北山。胡地險(xiǎn)阻,人跡罕至,果進(jìn)兵窮討,散其種落。稽胡憚果勁健,號(hào)為著翅人。太祖聞之,笑曰:‘著翅之名,寧減飛將。’”《舊唐書》卷五三《單雄信傳》:“單雄信者,曹州人也。翟讓與之友善。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hào)為‘飛將’。”
【釋義】 西漢名將李廣威鎮(zhèn)匈奴,匈奴稱他漢之飛將軍。東漢末勇將呂布號(hào)為飛將;北周韓果驍勇健捷,被贊為飛將;隋末李密部將單雄信也號(hào)稱飛將。宋詞中常用“飛將”作為稱美勇將的典故。
【例句】 ①早秋明月新圓,漢家戚里生飛將。(黃庭堅(jiān)《鼓笛慢·黔守曹伯達(dá)供備生日》387)這里用“飛將”稱美黔守曹氏。②霜髯飛將曾百戰(zhàn),欲擄名王朝帝。(吳則禮《紅樓慢·贈(zèng)太守楊太尉》738)這里以“飛將”喻稱楊太尉。③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shí)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1953)這里用“飛將”典,稱譽(yù)友人的先輩乃是名將。
上一篇:宋詞典故《青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高唐夢(mèng)》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