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彭鋒
陽光柔軟的天空一片蒼白
倚在桂樹的綠蔭里面
眼中浮現出萬物朦朧的影子
一切,都象夢中的旋律一般舒展
孤獨嗎?孑然追逐著心中的浪花
那遠方小島的水邊
海鳥在梳理著翅羽小憩
我,在昏睡中傾聽著遠處的潮喧
初夏的芍藥、薔薇和罌粟紛紛瓢零
誘惑著我那半掩的瞳孔、半開的心
妖艷纏綿的色彩的和弦里
悠悠地浮出一片幻影
那芬芳四溢的花蕊的星星
是愛情的奇葩,是吉祥的女神
(武繼平、沈治鳴譯)
(日本)蒲原有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人憑借自己敏銳新奇的感覺,豐富大膽的想象,借助詩的語言,設置出一幅幅優美動人的畫面。他只是跟著感覺走,畫面隨想象的跳躍而自由組合。我們從《翠葉之蔭》中可以感受到詩人豐富的想象,看到一組組美妙的畫面。
第一節概寫,為全詩奠定格局。“柔軟的陽光”、“朦朧的影子”、“一切都象夢中的旋律一般舒展”,很成功地表達了詩人心情的恬靜和滿懷柔情,恰到好處地描繪了詩人似睡似醒的朦朧感覺。
第二節是一個完整的心理畫面:近景是詩人在追逐浪花嬉戲。由相同的視角遠望,一隅拉得遠遠的海島,于水霧朦朧中,幾只“海鳥在梳理著翅羽小憩”。這是詩人的想象,而“我,在昏睡中傾聽著遠遠的潮渲”則是實寫。至于孤獨與否,詩人沒有回答,“孑然追逐著心中的浪花”。看海鳥的戲翅小憩,也許會感到一絲寂寥,但更強烈地表現了詩人遠離塵世、向往自然和超然脫俗的心境。
第三節是一幅繁花似錦的畫面。緊接著的第四節采用藝術通感的手法,把不同花的色彩的自然組合這一視覺形象轉化為不同聲音有規律組合的和弦來刺激聽覺,既造成了通感的藝術效果,又表達了詩人崇尚和諧的自然觀。隨后詩人把“花蕊”、比作“星星”,比作“愛情的奇葩”、“吉祥的女神”,進一步表明了詩人對自然的愛戀和向往。
詩歌的抒情主人公一直處在一種似睡似醒的境界,如同給詩歌鋪上了一層薄紗,造成了一種朦朧美的藝術效果,使全詩的情調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顯得淡雅、柔美。
上一篇:給愛
下一篇: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