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太守傳》簡介|鑒賞
傳奇小說。作者唐代李公佐。 《太平廣記》題為《淳于棼》, 下注云: “出《異聞集》。”惟李肇《唐國史補》稱為李公佐《南柯太守》,今多據此改題名。同時還說明,這篇傳奇雖收入了《異聞集》,但它在唐朝時就已經以單篇行世了。
小說寫淳于棼性格放蕩,任俠善飲。一日酒醉沉睡,夢入槐安國——螞蟻國,被招為駙馬,作南柯太守二十年,頗有政績。于是遷官晉爵,享盡榮華富貴。所生五男二女,男以門蔭授官,女聘于王族,顯赫榮耀,世人莫及。后與檀羅國交戰失利,加之公主夭亡,于是寵衰讒起,終被國王遣返。醒來才知原是南柯一夢。隨即發蟻穴尋跡證夢,并感夢境的虛幻與人生的短暫。于是潛心入道,三年后終于家中。
這類描寫于短夢中倏歷一生的作品,在唐代還有《枕中記》、 《櫻桃青衣》二篇。都本于東晉干寶《搜神記》中楊林、南宋劉義慶《幽明錄》中焦湖廟祝故事。與這幾篇相比較, 《南柯太守傳》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性方面,都遠遠超過其它幾篇,比《枕中記》也更有特色。
作品把現實的人生壓縮于一夢之中加以表現,揭露了螞蟻國中的種種黑暗現象。其中,有暴發戶的驟然發跡:淳于棼本是一個放蕩無行的酒徒,卻因某種機緣而夤緣高升,成為顯赫一時的新貴大僚;有裙帶關系:淳于棼就因當了駙馬,就得以出任南柯太守。其酒友周弁、田子華也因此得到援引;有勾心斗角、相互傾軋:淳于棼因“久鎮外藩,結好中國”, “交游賓從,威福日盛”,就遭到國王疑忌,終被逐出國門;有御敵的無能:檀羅國來伐南柯郡,淳于棼選其親信酒友為將,一戰敗績。這種種描繪,真實地反映了中唐時期的社會面貌,尤其對權貴們生活的描寫真實如畫。如淳于棼的發跡和敗落,原因都在公主:因公主之勢而騰達,因公主之死而失勢。這正是當時那些靠裙帶關系在宦海中急遽升沉的權貴們的真實寫照。
作品著力揭露了中唐時代的社會現實:政治的黑暗腐敗、弊端百出、危機隱伏;指出了世事的虛幻:封建時代士子們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華不過是“南柯一夢”;嘲諷了官場人物的渺小可鄙: “貴極祿位,權傾國都,達人視此,蟻聚何殊”,那些蠅蠅茍茍、角逐于名利場中的顯貴們(包括君王在內),都不過是一堆聚集爭食的螞蟻!作品的揭露是深刻的,諷刺是辛辣的。在唐人小說中,敢于這樣觸及時事、深刻揭露社會面貌的作品,實不多見。
當然,作品又宣揚人生如夢,主張棲心道門,以佛老的出世思想來批判現實,這種虛無主義態度和悲觀厭世的思想,對后世有不良影響,是不可取的。
作品在藝術上獲得了卓越的成功。最突出的特點是結構的新穎、幻境和現實交織的寫法:它寫的是夢幻,卻并不給人以迷離惝怳的感覺,似乎所寫之事都是生活中的真實。尤其結尾處寫淳于棼發穴尋跡證夢, “旁可袤丈,有大穴,根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積土壤,以為城郭臺殿之狀。有蟻數斛,隱聚其中。中有小臺,其色若丹。二大蟻處之,素翼朱首,長可三寸;左右大蟻數十輔之,諸蟻不敢近。此其王矣。即槐安國都也。又窮一穴,直上南枝,可四丈,宛轉方中,亦有土城小樓,群蟻亦處其中,即生所領南柯郡也。……追想前事,感嘆于懷,披閱窮跡,皆符所夢。”似乎夢境是現實人生的演述,現實人生又成了夢境的繼續。真假、虛實相映成趣,讀后令人回味無窮。誠如魯迅所說: “假實證幻,余韻悠然。” (《中國小說史略》)。
作品人物的個性也比較鮮明,如淳于棼的“嗜酒使氣,不守細行”;國王的胸有城府,不動聲色;二使者前恭后倨的勢利嘴臉等,都形象生動,歷歷如見。作者還善于擷取一些生活場景和生活細節入文,如淳于棼與群女在揚州禪智寺和孝感寺觀石延舞、聽俗講,公主婚后給公公送“饋賀之禮”等,這就使作品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令讀者感到真切細膩,饒有興味。
《南柯太守傳》對后世影響很大。宋人話本有《大槐王》(見《醉翁談錄》),原文已佚。宋時揚州已有南柯太守墓,小說中的故事,竟被造成了現實中的“古跡”,可見《南柯太守傳》在宋代流行的廣泛。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以它為本事,寫了《南柯記》傳奇。 “一夢南柯”或“南柯一夢”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典故。
上一篇:《剪桐載筆》簡介|鑒賞
下一篇:《善惡圖全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