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虞歌訣別
典源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zhui),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漢書·項籍傳》亦載。
釋義用法 項羽被劉邦軍圍困在垓下,已經山窮水盡,項羽夜飲悲歌,慨嘆自己,表示與美人虞姬訣別。后用此典表現英雄末路,無可奈何的悲涼心境。
用典形式
【氣蓋世】 北周·庾信:“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烏江羽】 宋·王弈:“望九華依約池陽路,風雨廟,烏江羽。”
【拔山曲 (歌)】 宋·陸游:“時時長歌拔山曲,醉倒聊慰窮途艱。”清·黃景仁:“宿莽難邀論水客,曉風猶怨拔山歌。”
【垓下歌】 清·徐倬:“到今吞岸濤聲壯,嗚咽如聞垓下歌。”
【騅不逝】 宋·無名氏:“霸業銷沉騅不逝,氣盡烏江江水。”
【拔山力盡】 唐·苗發:“拔山力盡烏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宋·辛棄疾:“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項籍顧騅】 唐·白居易:“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垓下兵稀】 宋·無名氏:“垓下兵稀,陰陵道狹,月暗云如壘。”
【虞歌訣別】 宋·劉筠:“虞歌訣別知亡楚,燕酒初酣待報秦。”
【淚盡別騅時】 清·顧嗣立:“王霸業成破釜日,英雄淚盡別騅時。”
【虞兮奈若何】 北周·庾信:“的盧從此去,虞兮奈若何。”
上一篇:詩詞典故《虛弦落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蟻行磨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