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龍說趙太后》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選自《戰國策·趙策四》。題目是后人所加。‘觸龍’,《趙策四》原作‘觸詟’。《史記·趙世家》及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均作觸龍。其文云:“左師觸龍言愿見太后。”詟,蓋將‘龍言’二字連書之誤。宋鮑彪說:“觸龍、諒毅,皆以從容納說而取成功,與夫強諫于廷,怒罵于坐,發上沖冠,自待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上海古籍社《戰國策》匯注引)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說:“左師悟太后,句句閑語,步步閑情,又妙在從婦人情性體貼出來。便借燕后反襯長安君,危詞警動,便爾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誠則生巧,至今讀之,猶覺天花滿目,又何怪當日太后之欣然聽受也。”清余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編》說:“字字機警,筆筆針鋒,目送手揮,旁敲遠擊,絕不使直筆,絕不犯正面,而未言之隱,自能令人首肯。真是異樣出色。近日舉業家有文似不著題,而題義已透徹無遺蘊者。此其似之。”清浦起龍《古文眉詮》說:“摹神微密之文,必細分節次,愈見關目步驟之工。意越冷,越投機;語越寬,越醒聽。由其冷意無非苦心,寬語悉是苦口也。”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本篇記載觸詟在長安君質齊問題上對趙太后所進行的勸告,指出‘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其權位是不能久遠的。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財產和權力的再分配的斗爭。”今人朱友華《戰國策選譯》說:“觸龍不失為趙國統治階級中具有遠見卓識的人物,他反對‘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的特權思想,在當時有著明顯的進步意義,在今天也還有鑒戒作用。”此文旨在說明諸侯子弟不可“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否則,“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是這個意思。文中成功地刻畫了忠誠為國的老臣觸龍和頑固而溺愛幼子的趙太后的形象。作者主要運用了豐富的細節描繪來展示人物內心變化的手法;在說話的技巧方面,也提供了一個范例,批評人,勸說人,有時候需要義正辭嚴,有時候也可以是義正而辭婉。觸龍面對固執而盛怒的趙太后,從飲食、走路說起,緩緩而來,用親切的言語、態度創造了一種融洽的氣氛,先是動之以情,然后喻之以義,處處是體貼太后,而又處處環繞著他進諫的主題。好的動機和好的效果統一起來了,突出地表現了觸龍善于進諫的才能。
上一篇:《觀獵》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論詩·只眼須憑自主張》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