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之池》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陳風》篇名。《毛詩序》說:“《東門之池》,刺時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賢女以配君子焉。”宋朱熹《詩序辨說》:“此淫奔之詩,序說蓋誤。”《詩集傳》:“此亦男女會遇之辭,蓋因其會遇之地、所見之物以起興也。”清姚際恒《詩經通論》:“玩‘可以’‘可與’字法,疑即上篇之意。取妻不必齊姜、宋子,即此淑姬,可與晤對,詠歌耳。”近人吳闿生《詩義會通》:“蘇子由曰:陳君荒淫不可告語,故思得淑女以化之,庶可漸革其暴。如池之漚麻,漸漬而不自知也。然此詩不必深求,但以其所嬖非人,故虛設一淑姬為可共處。言彼美淑姬,正以見其所共處者之不淑不美耳,此所謂意在言外也。若以為真欲為其君得一淑姬,則泥矣。”高亨《詩經今注》:“這是一首情歌,表達了男子對女方的愛慕之情。”陳子展《詩經直解》:“直尋本義,視為此池邊漚麻之勞動婦女見彼不勞而食之貴族女子不可近前,而疾其時社會階級之不平發為歌謠者乎?”高說,是。本詩各章開頭二句,興中含比;三章的最后一句,一字之別,寫出了愛情逐步深化的過程。
上一篇:《東山》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中山狼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