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艾倫·溫諾著。溫諾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對兒童的隱喻能力及其發展有較深入的探索。在1972年前后,溫諾在哈佛大學開設了藝術心理學課程,此書就是她在講義基礎上寫成的。本書中文本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1982年英文版譯出,黃河文藝出版社1988年出版。全書共分“導言”、“人格與智力”、“繪畫”、“音樂”、“文學”、“藝術與變態”等幾部分。約33萬字。本書作為一部教科書,首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系統性和嚴整性。它講述了藝術心理學領域的幾乎全部問題。書的體系分3部分:第1部分講藝術家和觀賞者的人格和智力問題,就藝術家創作的動力、藝術家思維的特點、藝術家與普遍意義上的智力的關系、藝術家的天資與靈感及欣賞者為什么會被藝術品所吸引、欣賞心理的一致性與差異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介紹了各學派觀點。第2部分通過對繪畫、音樂、文學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藝術領域某些帶普遍性的規律。第3部分討論了藝術與變態的問題,著重講了藝術創作與腦損傷的關系,與精神病的關系。本書還是一本包容各種觀點的開放式教科書。它給讀者提供了開闊視野和進行比較的可能性,啟迪了讀者的思考。有兩類讀者將會閱讀此書,一是從事心理學研究的讀者,本書將研究課題深入到藝術領域去的做法,將使他們受益。二是藝術家、藝術史家、藝術理論家,本書將使他們意識到,作品僅僅是一種極大地激勵人類能力的輝煌產品,創造沖動的根源普遍地存在于個體的動機和認識中。
上一篇:《冬天里的春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初學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