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篇
切忌無禮之言
【原文】
小珊前與余有隙,細思皆我之不是。茍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見信?茍我素能禮人以敬,何至人有慢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幾于志身及親若此!此事余有三大過: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彼時一語不合,忿恨無禮,二也;齟齬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遣問其他?謹記于此,以為切戒。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九日
【譯文】
小珊前些時候與我有些矛盾,仔細考慮,都是我的不對。倘若我向來都是用忠實誠信的態度對待別人,何至于不被人信任?倘若我向來能夠用尊敬的態度禮遇別人,何至于口出傲慢之言?況且,就是別人有不對的地方,也不至于隨口亂罵,蠻橫發怒,毫無顧忌,幾乎到了忘記自我以及彼此之間親屬關系的程度!此事我有三方面大的過錯:平時不守信用,對人不敬,相互對立太深,這是一;那個時候一句話不合心思,就怨恨起來,不顧禮節,這是二;言語碰撞之后,人家還是平和易近,而我卻還高傲得不通人情,這是三。無禮之言不出口,怨恨之言不近身,這些都不知道,還怎么能言及其他的事情。在此謹記,以為警戒。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九日
改過貴有行動
【原文】
又圍棋一局,此事不戒,何以為人?日日說改過,日日悔前此虛度,畢竟從十月朔起,改得一分毫否?未正,朱廉甫前輩偕蕙西來,二君皆直諒多聞者,廉甫前輩之枉過,蓋欲引予為同志,謂可與適道也。豈知予絕無改過之實,彼有不怍之言,竟爾盜得令聞,非穿窬而何?殆父母羞辱,孰有大于此哉!二君久談,廉甫自言,得力于師友為多。接次會客,至二更初方散。點詩二卷。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譯文】
又下了一局圍棋,下棋這件事情不戒掉,怎么做人?天天說改正錯誤,天天悔恨先前虛度時光,但從十月初一開始,竟然沒有改過一分一毫。兩點鐘的時候,朱廉甫前輩和蕙西一同來訪,二位先生都是坦率、寬容、淵博的人,廉甫前輩屈尊來到寓所探訪我,大概認為我和他志趣相投,說我和他志同道合。他怎么知道我沒有絲毫改正錯誤的實際行動,只有一些大言不慚的空頭言語,竟然騙得了如此美好的聲譽,這不是盜竊行為又是什么呢?給父母帶來羞辱,哪有比這更厲害的啊!二位先生和我談了很長時間,廉甫自己說,他從各位老師朋友那里得到了很多益處。二人走了以后,我又接待了其他客人,直到二更時分客人才走。我又點讀了二卷詩。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義理為言之要
【原文】
晏起,可恨!點詩一卷。至杜蘭溪家拜壽,說話諧謔,無嚴肅意,中有一語謔而為虐矣。謹記大惡。拜客兩處,微近巧言。未正至竹如處,談至昏時。竹如有弟之喪,故就之談以破寂,所言多血氣用事。竹如輒范我于義理,竹如之忠于為友,固不似我之躁而淺也。歸,接到艮峰前輩見示日課冊,并為我批此冊,讀之悚然汗下,教我掃除一切,須令換一個人。安得此藥石之言!細閱先生日課,無時不有戒懼意思,迥不似我疏散,漫不警畏也。不敢加批,但就其極感予心處著圈而已。夜深,點詩一卷。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譯文】
起床很晚,實在是可恨!讀了一卷詩后,到杜蘭溪家去拜壽,說話詼諧戲謔,態度不嚴肅,其中有一句玩笑話說得過分了,謹記這一大錯。拜訪了兩家朋友,說話近似花言巧語。兩點鐘的時候到竹如家一直談到黃昏時分。竹如的弟弟剛剛去世,因此我就陪他聊天來排遣寂寞和憂愁,所談的都是一些意氣用事之類的話。竹如就規勸我以事理正義為準則和依據。竹如對朋友的忠誠可信,實在不像我那樣浮躁淺薄。回家后,接到艮峰前輩寄給我的日課本,還為我做了批示。我讀后驚駭,不禁汗顏,讓我掃除一切雜念,要求自己脫胎換骨。如何得到這樣的金玉良言啊!我仔細研讀先生的日課本,無時無刻不受到提醒,全然不像我那樣松懈渙散,漫不經心。我不敢妄加批注,只在其中最令我心中感動的地方畫圈罷了。深夜,我又點讀詩文一卷。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志日堅學日卓
【原文】
至岱云處,看渠日課,岱云近日志日堅,而識日卓越,閱之喜極無言!平日好善之心,頗有若己有之之誠。而前日讀筠仙詩,本日觀岱云日課,尤中心好之也!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
【譯文】
到岱云那里看他每天的課程學習情況。岱云近日來志向日益堅定,學識也日益卓越,看了令人極其高興而又無以言表!平時內心喜歡稱贊別人,此時真好像自己有如此志向和學識那樣真切了。前些天讀筠仙的詩,今天又看了岱云的課程,心中特別高興!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
以友之言自律
【原文】
竹如言及渠生平交道,而以知己許余。且曰:“凡閣下所以期許下走之言,信之則足以長自是之私;辭之又恐負相知之真。吾惟有懼以終始而已!”云云。予聞此數語,悚然汗下。竹如之敬我,直乃神明內斂,我何德以當之乎!日來安肆如此,何以為竹如知己?是污竹如也!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廿一日
【譯文】
竹如談到他生平交往的人,把我作為他的知己。并且說:“凡是閣下您所期許我的話,如果我一味聽信它,那么就足以增長自以為是的毛病;如果我拒絕接受它,那么又恐怕辜負了相知的誠意。我只有自始至終拿您的話警戒自己罷了!”等等話。我聽完這幾句話,驚恐得汗如雨下。竹如對我的尊敬,真是神明內斂,我有什么德行能夠配得上他對我的稱贊呢?近日來享樂放縱到這種地步,憑什么來做竹如的知己呢?這真是羞辱竹如了。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交情有天有人
【原文】
竹如言:“交情有天有人。”凡事皆然!然人定亦可勝天,不可以適然者,委之于數,如知人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積誠而致之。故曰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廿五日
【譯文】
竹如說:“交情,有天命的,也有人為的。”一切事情都是這樣!但是人一定也能戰勝自然。不能適應自然的,就把行事托付給天命。就像能夠洞察別人的哲人,朋友之間的情投契合,君臣相遇的彼此投合,本來就是命運前定的,然而也可以累積誠意來達到這種情況。因此說,天命中,也有人的本性在里面,君子不說命罷了。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人不可無良友
【原文】
今早友人見示一文稿,讀之使人忠義之氣勃然而生,鄙私之萌斬然而滅。甚矣!人之不可無良友也!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
【譯文】
今天早晨友人給我看了一份文稿,讀此文稿使人忠義的氣概勃然而生,那些粗俗短淺和貪婪邪惡的念頭都被這種正義之氣斷然斬除。太好了!一個人不能沒有良師益友啊!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
和詩慰勞友人
【原文】
作七律五首,和何廉舫詩,次韻同和者為李次青、吳子序、甘子大、許仙屏等數人,而王霞桿、鄧彌之、何敬海等亦將和之,余因見廉舫詩才軒舉,所著駢文樂府皆有可觀,憫其闔家殉節,因欲和詩一二幸以慰勞之,本無意次韻也。子序、次青諸君皆次其韻,余亦遂勉為之。
咸豐九年五月
【譯文】
我作了五首七律詩,和何廉舫的詩,次韻同和詩的有李次青、吳子序、甘子大、許仙屏等數人,王霞桿、鄧彌之、何敬海等人也將和何廉舫的詩。我因為看到何廉舫所寫的詩氣宇軒昂,所作的駢文、樂府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又憐惜他全家都是為保全志氣而犧牲生命,所以才想著和一二首詩來以慰勞他,本來是無意次韻的。子序、次青諸君都次他的詩韻,我于是才跟著勉強作了。
咸豐九年五月
交友須能助益
【原文】
安得一二好友,胸襟曠達,蕭然自得者,與之相處,砭君之短?其次則博學能文,精通訓詁者,亦可助益于我。
咸豐十年正月
【譯文】
如何能夠得到一兩個好朋友,胸懷寬廣豁達而又悠閑自得的人與我相處,來時時針砭我的短處呢?其次,博學能文,精通訓詁的人,也可對我有所增益。
咸豐十年正月
期望諍友相諫
【原文】
九弟信,言古稱君有爭臣,今兄有爭弟。余近以居位太高,虛名太大,不得聞規諫之言為慮。若九弟果能隨事規諫,又得一二嚴憚之友,時以正言相勸勖。內有直弟,外有畏友;庶幾其免于大戾乎!居高位者,何人不敗于自是?何人不敗于惡聞正言哉?
咸豐十年十一月初二
【譯文】
九弟在信中說,古人稱明君有敢于直言進諫的臣下,如今兄長有時刻規諫自己的弟弟。我近來由于擔任官職太高,得到的虛名太大,所以常因不能聽到規諫自己的話而憂慮,倘若九弟果真能夠及時地針對一些事情對我進行規諫,我又能交到一兩個令人畏懼的朋友,時常對我進行正言相勸。這樣,家里有直言不諱的弟弟,外面有令人敬畏的朋友;這樣大概就幾乎可以避免犯下大錯誤了吧。身居高位的人哪一個不是因為自以為是而導致失敗的呢?哪一個不是因為鄙棄正直之言而失敗的呢?
咸豐十年十一月初二
上一篇:曾國藩文集《濟世篇》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曾國藩文集《治軍篇》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