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紅絲》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中篇人情小說,全稱《新鐫批評繡像賽紅絲小說》,十六回。未署作者,首有天花藏主人序,或即其作品。天花藏主人,清初著名小說家,參見附錄小傳。今僅存本衙藏板本,春風文藝出版社據以整理出版。
書敘山東東昌府武城縣秀才宋石,字古玉,娶妻皮氏。生一子名宋采,一女名宋蘿。姐夫賀秉正,進士出身,任河南汝寧知府。吏部給事中斐楫乃賀同年好友,斐辭官歸里,不久病故,將幼子斐松、弱女斐芝托付賀秉正照撫。不久,賀秉正亦告病歸隱,撫養斐家子女,并請妻弟宋古玉來家設館,宋古玉因故未能赴教。賀秉正另聘常莪草為師,常本無實學,冒充博儒,被學生難倒,出盡丑態,羞愧辭館。宋古玉被人誣陷下獄,經新任藺知府查勘昭雪獲釋后舉家投奔賀秉正,并就館教斐松,宋采亦同讀。賀夫人要為斐宋兩家作媒,遂經賀秉正出面撮合,宋家女兒宋蘿許配斐松,斐家女兒斐芝許配宋采。訂婚之日,斐宋兩家,兄妹四人,以詠《紅絲》為題,各作七律一首,觀才名志,男女交換,互相聘禮。宋采與斐松中秀才后,賀秉正遂了心愿,便攜家眷及宋古玉一家回山東東昌府老家居住。斐給事的堂姐,寡居,有一個女兒待嫁。擇婿金本色中了進士,出任汝寧府西平縣知縣,前來迎娶。斐松出面為表妹操辦婚事,外間則傳聞斐家嫁女。常莪草因懷恨宋古玉,乘機偽造詩札,從中撥弄,謠傳斐家毀約嫁女,使斐宋兩家反恩為仇。宋采與斐松中舉后進京會試,同榜中進士,并選入翰林院庶吉士,彼此十分疏冷。賀秉正出任武昌知府,平亂有功,擢升尚寶寺少卿。到京后見到宋古玉,始知斐宋兩家紅絲之約未遂,問明原因,知有人作假。交禮部審明真情,將常莪草革去衣巾,責三十,徒三年。宋采與斐芝,斐松與宋蘿欽賜金蓮寶炬成親。
《賽紅絲》雖有才子佳人小說的一般特點,即以詩為媒,中經撥亂,終成團圓。書中斐夫人說: “擇婿一事,要得其人,不在門第;要看終生, 莫認眼前。”這種重人不重財,不重位的婚姻觀,盡管是在家長主持下的選擇配偶之舉,能觀才重人,以身相許還是比較開明的。鄭振鐸先生曾對此書評述, “雖亦不外佳人才子,離合悲歡,而寫得頗入情入理,既非‘一娶數美’之流亞,亦非‘滿門抄斬’之故套,寫人情世故,殊為逼真,故能超出同類小說之上”(《西諦書話》)。
上一篇:《賈云華還魂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趙飛燕別傳》簡介|鑒賞